5月25日,李佳琦又因為直播口誤上熱搜了。當晚《青春有你2》兩位人氣選手虞書欣和劉雨欣現(xiàn)身直播間,在聊天中,李佳琦將虞書欣錯喊成“劉雨昕”。
李佳琦作為公眾人物在眾多觀眾面前叫錯嘉賓名字,本以為雙方都會陷入尷尬,最終虞書欣以“沒關系,許佳琪”的搞笑回應化解了這次“翻車”。
(圖片來源:微博)
新人主播羅永浩也曾有過一次叫錯名字的翻車經歷。他在直播帶貨首秀時,將“極米投影儀”說成了“堅果投影儀”,經工作人員提醒后,羅永浩起身對著鏡頭鞠躬,并直言希望品牌看見禿了的頭頂后能原諒自己的“老年癡呆”。
口誤、翻車,似乎是主播繞不去的“坑”。即便是如李佳琦這樣身經百戰(zhàn)的頭部主播也不可避免出現(xiàn)各種翻車事故。騰魚盤點了近來三位頭部主播羅永浩、李佳琦、薇婭的“著名”翻車現(xiàn)場,總結了直播中最容易出bug的環(huán)節(jié)以及翻車后的補救措施。
搞砸功能演示、報錯價…
大主播們翻車都有哪些姿勢?
話不多說,先上一張三位主播的翻車記錄表。
據統(tǒng)計,近幾個月,“播齡”不足倆月的羅永浩貢獻了最多的翻車經歷,在4場直播里翻車7次。其中4月24日的直播,分別出現(xiàn)了產品測試失敗、優(yōu)惠信息報錯及鏈接標價錯誤三次失誤,羅永浩還在直播中調侃自己“媒體又要過節(jié)了”。直播經驗豐富的李佳琦和薇婭大型翻車事故相對較少。
從翻車類型及環(huán)節(jié)上看,無論是成熟主播還是新人主播,產品功能演示、商品介紹和選品這三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翻車多發(fā)地帶。
4月24日,羅永浩演示凈水器的凈化功能時,倒入橙汁但機器始終不出水,一時間“演砸了”“翻車”之類的彈幕刷屏直播間。
產品演示的確是最容易出現(xiàn)失誤的環(huán)節(jié)之一,除羅永浩之外也曾有多位主播翻過車。5月初,快手頭部網紅小沈龍直播展示一款榨汁機時出現(xiàn)故障,多個工作人員上陣修理,調試多次后機器仍然沒有反應。
(左為羅永浩演示凈水器;右為小沈龍展示榨汁機。圖片來源:各主播直播間)
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最著名的翻車事件,當屬李佳琦的“不粘鍋”。去年10月,李佳琦的小助理演示不粘鍋煎雞蛋,雞蛋在鍋中“處處粘”,李佳琦拿過鍋鏟試圖救場卻失敗,場面一度陷入尷尬。這段翻車當時還引發(fā)了業(yè)界對網紅帶貨品控的質疑。
也許是有過前車之鑒,打那次翻車后,每當李佳琦擺上做實驗的小桌,粉絲就開始“提心吊膽”。就在最近與歐陽娜娜的直播中,李佳琦進行對照組實驗,以測試洗衣凝珠的護色效果,彈幕齊齊刷起了“翻車”預警。
(圖片來源:李佳琦直播間)
第二個易翻車環(huán)節(jié)是商品介紹。羅永浩在4月24日的直播中,錯將“買二送二”的折扣口播成“買二送三”;去年9月,李佳琦將“陽澄狀元蟹”念成是“陽澄湖大閘蟹”,到貨后消費者認為貨不對板,被質疑虛假宣傳。
錯報價格、念錯品牌名或商品信息,這些口誤與主播沒做好功課有關。李佳琦在回應“陽澄湖大閘蟹”時稱,自己解讀商家信息出現(xiàn)了偏差。
為了避免出現(xiàn)口誤等“低級錯誤”,上場前充分了解產品是每一位主播的必修課,就算是對自家產品最為熟悉的老板也不例外。親自嘗試過直播帶貨的上海蘇寧易購高管徐海瀾對媒體透露,直播前他做了大量功課,充分了解商品信息后才敢脫稿。
第三個“坑”則是選品,翻車多發(fā)于生鮮一類商品。
羅永浩最近因為“520鮮花門”頗受關注。5月19日,微博上開始出現(xiàn)大量用戶對羅永浩及鮮花品牌“花點時間”的投訴,不少用戶表示,在羅永浩直播間下單的鮮花禮盒,收到時花瓣已經枯萎。無獨有偶,羅永浩首秀時也在生鮮產品上翻過車,那一次是小龍蝦。
生鮮是否適合做直播還得打個問號。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游云庭曾撰文表示,生鮮產品本身容易變質,對物流要求高,有部分商家也可能因為直播出貨量大,不負責任地發(fā)出不新鮮貨品。但主播很難有效掌控這些環(huán)節(jié),因此直播賣這類產品風險很大。所以,在李佳琦和薇婭等成熟主播的直播間比較少見生鮮類商品。
還有一類坑是新人常遇到的問題,比如技術故障,包括上下架商品鏈接、直播推流等。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翻車翻上熱搜的是新人主播董明珠,她首場直播卡頓到出現(xiàn)“鬼畜”,因此遭到全網群嘲。主播本人體驗也不佳,董明珠次日回應道“設備老是卡頓,讓人不愉快”。
成熟主播一般很少在技術環(huán)節(jié)翻車,這可能得益于他們對直播環(huán)境搭建的嚴格要求。即便是出外景,他們也會帶上自己的專業(yè)設備,而不是普通民眾想象中的帶一臺手機就夠了。此前,薇婭做客《向往的生活》,在節(jié)目里為當?shù)剞r產品直播時,裝了滿滿一行李箱的設備,包括直播用顯示屏、主機,甚至路由器。
(圖片來源:《向往的生活》)
只要各位主播、商家在這些易踩坑環(huán)節(jié)小心謹慎,應該可以大大降低翻車概率。萬一不湊巧還是翻了車,可以看看騰魚總結的3個翻車補救套路。
翻車后的補救,有哪些套路?
“車翻得越狠,人設站得越穩(wěn)?!边@句話成了羅永浩粉絲的“應援口號”。
是不是越來越“穩(wěn)”暫時還不好下結論,一個事實是,從主播們處理翻車的時間來看,公關速度越來越快了。
從上圖可以看到,去年李佳琦正式回應“不粘鍋”事件是在直播10天之后。之后的“大閘蟹口誤”事件,李佳琦團隊的響應速度則快了許多,在消息曝出當日就在微博發(fā)布了公告。
新人羅永浩的速度更快,有些問題直播當場就解決,有些則是在下播后第一時間就推出了應對方案。在4月24日翻車最密集的那場直播,羅永浩下播當晚就在微博道歉,次日上午在微博、微信公眾號同步發(fā)布了道歉視頻和賠償方法。
(圖片來源:羅永浩微信公眾號)
危機公關強調速度第一。公關行業(yè)自媒體“公關界007”曾評價羅永浩的公關速度,甚至快于業(yè)內公認的8小時“黃金時間”,有效控制了負面消息的擴散和發(fā)酵。
第一時間回應之外,提供賠償也是挽回好感的好招。騰魚發(fā)現(xiàn),羅永浩在直播翻車后提出過,雙倍賠償、額外追加折扣商品、自掏腰包“買二送三”等多種安撫消費者的方案。
之前,薇婭直播售賣自家店鋪服裝,被另一服裝品牌投訴“涉嫌抄襲”。薇婭次日即在微博道歉,第一時間下架商品,并表示已購買的消費者會全額退款,再額外贈送一件商品,任由消費者挑選。
道歉之外追加賠償,讓消費者免受損失,更容易獲取公眾諒解。根據微熱點數(shù)據,在有關“羅永浩致歉”的話題中,有不少用戶認為羅永浩“體面”“誠意”有“擔當”。
推出補償方案時,品牌與紅人切忌互相甩鍋,雙方要溝通協(xié)商為失誤買單。李佳琦在回應不粘鍋時多次提到是自己操作不當,大方承認自己“不會做飯”,粘鍋與鍋本身質量無關。
最后,來說說道歉的方式。紅人、品牌的常見做法是在微博、官網發(fā)公告,也有人選擇接受權威媒體采訪,借用媒體影響力增強回應力度。但這些可能是最頭部的紅人、品牌的做法,對普通紅人來說,羅永浩的操作可能更有借鑒價值。
出現(xiàn)翻車后,羅永浩會在微博接連轉發(fā)用戶投訴信息,并附上道歉和補救措施,絲毫不遮掩。在小龍蝦貨品被消費者質疑時,他一天轉發(fā)了27條用戶的微博,每一條都詳細做出回應。這次“520鮮花門”,他也翻了多位用戶的牌子,一一回復。
(圖片來源:羅永浩微博)
當涉事方將姿態(tài)放低,對投訴用戶一對一回復,而不是僅僅發(fā)出一條公告,對用戶來說更接地氣也更顯誠意。羅永浩還會為翻車事件的回應專門制作視頻,本人親自出鏡,態(tài)度誠懇,宣布應對措施。在視頻下方的用戶留言中,不少用戶表達了對羅永浩道歉態(tài)度的贊賞。
(圖片來源:羅永浩微信公眾號)
去年10月,李佳琦的不粘鍋事件爆發(fā)后,有部分網友表示,紅人只是個銷售,不需要為商品質量負責。直到現(xiàn)在,還有人為羅永浩“鳴不平”,認為品牌出錯,不該追究紅人的責任。
這種觀點顯然已站不住腳。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黃虹秀律師在接受每經影視采訪時稱,紅人直播帶貨,收取坑位費、傭金,已經具備了廣告代言人的特征。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明確規(guī)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
直播翻車,品牌和紅人都需要負相應責任,付出代價。每一次翻車雖能“補救”,但還是會損失部分消費者的信任和耐心。希望主播們提高業(yè)務能力,且播且珍惜。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騰魚」(id:tengyu-flyu),作者郭婉婧。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xiàn)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及進行處理:[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