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連PRD都要被懟,還叫什么產品經理!
應該算是第一篇文章,我覺得標題起得應該還算不錯,嘿嘿嘿嘿~~
其實我今天就是想和大家聊聊:PRD 「產品需求文檔」以及如何寫好一個PRD。
說得夸張一些,PRD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產品經理基本素養(yǎng)。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所有產品面試者的要求是,帶一份PRD過來。如果面試過了,我會再看看PRD。為什么?因為面試能騙人而PRD很難騙人。因為這個原因,曾經被我槍斃了不少面試過關的童鞋。
我曾經看到過很多產品童鞋在PRD的評審會上,直接被研發(fā)懟得下不來臺,也見過一些產品用一份PRD就把臺下的研發(fā)搞得熱情高漲,恨不得馬上開工把產品做出來。
下面我就和大家說說,一份能夠征服研發(fā)的PRD應該如何完成。
一份合格的PRD,應該至少包括以下五個基本要素:
- 產品背景:講清楚這個產品為了什么而做;
- 可量化目標:產品上線后,奔著什么目標而去;
- 產品的基本運營方案or邏輯:產品上線后,怎么樣保證產品的內容可以快速推廣落地;
- 交互稿:交互邏輯清晰的交互稿;
- 產品邏輯描述:能夠把產品內在邏輯寫清楚的正文;
我看過的RPD里,絕大部分只包含4、5這兩個部分。所以大家明白問題出在那里了嗎?
下面我和大家講解一下各點要怎么寫、注意點是什么。
1. 產品背景
產品背景就是:要給團隊介紹清楚,為什么啟動這款產品或這次迭代;目的就是:為了把團隊的想法統一,這樣研發(fā)、運營也會知道發(fā)力點在哪里。
在產品背景里至少要交代清楚2點:
- 有數據支撐的產品、業(yè)務現狀是什么樣的。舉個例子唄,舉個例子唄,舉個例子唄,舉個例子唄,舉個例子唄,舉個例子唄,舉個例子唄
- 產品要解決什么問題。這個問題描述得越細致就越好,也就是通常說的足夠聚焦,千萬不要大而空洞。比如解決人類吃飯問題,這種看著就沒營養(yǎng)。如果足夠聚焦,那么可以改成解決非洲某個貧困村莊的吃飯問題,這樣就會具體很多,而且看上去也容易下手。
我舉個真實的栗子,這個是在需求評審時,某PM用的產品背景介紹:
按照以上的內容羅列,其實不用說,整個團隊也都知道,我們接下來的產品是為了解決物流速度慢的問題。通過有理有據的說明,被懟的概率直線下降,大家只會覺得這個太應該做了。
2.?可量化目標
可量化目標,這個東西就比較簡單了。就是產品上線及運營一定時間后,預期產品、業(yè)務所產生的可量化變化情況。
這個時候很多童鞋會說,“啊啊啊啊,我做的東西沒法量化呀~”之類的話,這種情況,按我前老板的說法就是:凡事不能量化的事情,一律都是沒想明白的!言下之意就是:不能量化的事情咱們不干,就是那么霸氣!
還是前面的栗子:解決人類吃飯問題,那么解決了多少叫解決,是一千萬還是一個億?吃飯問題怎么定義才叫解決,是一日三餐還是一日兩餐甚至是保證一日一餐?如果這個問題要量化,那么至少要也應該寫成:確?,F在一日一餐的5億人口,能夠變成一日兩餐,且每餐要保證XXX熱量的攝入。所以,不能量化是因為沒有想到問題的本質上去。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可能可以不要有量化目標,那個就是傳說中的「老板項目」。不過你如果有足夠勇氣,敢于正面剛老板一次,我估計大部分老板一定會給你一個量化目標的。
還是上面的那個若干年前的產品,我把目標曬出來給大家看看:
其實定一個目標并不難,難點在于這個目標的合理性。
除了老板拍腦袋之外,主要的方式有:
- 參考行業(yè)通用標準;
- 參考競對標準;
- 通過邏輯推導;
- ……
以后有機會這塊可以詳細講講。
3. 產品基本策略及運營方案
產品策略:就是產品本身需要覆蓋哪些內容。運營方案:就是上線后,如何推廣運營,保證產品能夠快速落地。
沒人使用的產品肯定不是好產品。產品策略是能夠保證產品不會半途而廢的要點。在很多大公司,產品上線沒人鳥的情況太多了,這時就需要事先準備好靠譜的運營方案。
一般來說,第三點是絕大部分產品所欠缺的。在很多產品眼里,產品上線就完了,剩下好不好,估計要看“運氣”。但事實恰恰相反,一個優(yōu)秀的產品,在設計之初就會有策略和最基本的運營推廣方案。
還是以解決人類吃飯問題為例子:
產品策略就是:貧困地區(qū)一律改種土豆(土豆的畝產高,適應性強),基本運營方案就是:選擇100個貧困村莊開始試點,逐步推廣等等。有了這樣的內容作為依托,能夠讓整個團隊放心跟你走。
還是上面的那個若干年前的產品,我把策略和方案也弄出來給大家看看:
紅框部分就是產品策略,藍框部分就是基本運營方案。大家看看感受一下,實際上的策略和方案比這個詳細很多。如數據產品應用中就包含了搜索權重、活動報名等內容。
4. 交互稿、產品邏輯描述(PRD正文)
這兩個內容,我放在一起說。因為這個是一般產品經理日常最最長用到的東西,也是一個基本功。
所以在這里,我只想提醒大家:交互稿和PRD正文,請做到有多詳細就寫多詳細的地步。盡量不要省略,尤其不要讓后端、前端、測試童鞋去猜你的意圖。
在這里我不想整段的來貼PRD出來給大家,而是想舉幾個日常的例子,讓大家能夠感受一下:
- 對于日期的描述。我經??吹絇RD里面寫【N天后,自動關閉】,那么這個天到底是自然日?工作日?節(jié)假日?還是說以事件發(fā)生的時間為起點,增加N * 24小時之后?
- 對于時間的描述。經常會有RPD里寫【這里顯示完成時間】,那么這個完成時間,到底要不要包含日期?時間精度如何是到分鐘還是到秒?如果是到分鐘,那么秒如何處理,是向上取整,還是舍去?
舉個栗子,我再貼一小段RPD給大家看看:
大家可以看到在這一小段的內容里,包含了:
- 數據處理的細節(jié);
- 異常情況的考量;
- 產品運營空間的預留;
- ……
這樣的PRD正文,至少能夠表明大家有對產品本身做了深入的思考。
到這里,一份合格的PRD的五個基本要素就說完了。
最后,我還想說:PRD其實表明了大家對于產品的通盤思考的結果,并不是單單的一個產品怎么做的內容。
作者:超級大頭,微信公眾號:產品經理兩三事
本文由 @超級大頭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愛盈利-運營小咖秀 始終堅持研究分享移動互聯網App運營推廣經驗、策略、全案、渠道等純干貨知識內容;是廣大App運營從業(yè)者的知識啟蒙、成長指導、進階學習的集聚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