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思維的邏輯下,互聯網的浪潮幾乎席卷了各大產業(yè),互聯網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營銷工具,而是一個龐大的生態(tài)體系,在這個產業(yè)互聯網化的時代,企業(yè)傳統的經營模式無疑受到了這股新浪潮的沖擊。
究竟互聯網產業(yè)和傳統產業(yè)存在哪些方面的差異呢,我想今天在此分享一下,傳統餐飲業(yè)和互聯網餐飲業(yè)運營模式和思維的差異化。
傳統餐飲經營產品,互聯網餐飲經營人群
傳統餐飲業(yè)之所以容易陷入紅海競爭,表象看是因為同質化競爭,一條街上只要有一家火鍋生意紅火,立刻旁邊就會多了幾家同行。黃燜雞米飯一火,瞬間滿城盡是雞米飯。
澈思叔叔火了,馬上就多了瑞可爺爺,某某爸爸。然后就是團購戰(zhàn)、價格戰(zhàn)、最后就是倒閉戰(zhàn)。本質上看,是因為大家僅僅關注產品,追求爆款,追趕潮流,但其實,這里面最深層的原因是缺乏對消費者的真正關注、理解與洞察。例如:隨著95后,00后的新生代走向市場,他們的興趣、愛好、審美、社交場景等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隨著國家經濟戰(zhàn)略調整,資本市場的發(fā)展,未來會誕生大批的中產階級,他們又有哪些餐飲社交需求尚未被滿足?
別小看我們把思維從產品端轉移到人群端,你的餐飲生意的商業(yè)模式都會發(fā)生巨大改變。這也是很多傳統餐飲老板看不上的黃太吉、人人湘、伏牛堂、新西少等卻大受資本青睞的根本原因。因為他們聚焦一個目標人群。例如,黃太吉就是為都市潮人、95后而生,聚焦此類人群,解決他們早(黃太吉)、中(牛燉)、晚(大黃瘋)的就餐問題。
因此,如果你的餐廳沒有準確的定位、清晰的目標客戶,又不懂得如何經營人群,你的生意將變得非常困難。說到這,很多人可能會笑話,說這就是你的狗屁互聯網思維啊,這個誰不會啊。是的,很多人只是知道或者聽過這個,但是真正做到的很少。
傳統餐飲建立品牌靠口碑,互聯網餐飲建立品牌靠內容
互聯網品牌講究更多的是要有溫度、有情感、有人性關懷、走心,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有網感的品牌。如今品牌的建立和傳播主要依靠互聯網、互聯網口碑傳播,而不是靠大眾傳播、線下店傳播。
過去我們傳統餐飲業(yè)取名大多數是以產品、品類為核心,例如:張家小面、老李家肉夾饃、老孫家泡饃。品牌的建立主要是依靠人與人之間的口碑加線下門店開拓,個別實力雄厚的土豪則靠大眾媒體轟炸。
而今天在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傳播時代,傳統的餐飲業(yè)一定要懂得借用互聯網,尤其是社交網絡“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來做品牌傳播。更重要的是,企業(yè)要懂得把所有的產品都做成內容。
這一點,不可否認,京城的互聯網餐飲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都深諳此道。很多人都說他們善于忽悠,要知道這年頭忽悠確實是第一生產力啊。
低水平的忽悠叫忽悠,高水平的忽悠就是制造話題、制造內容。黃太吉的“土豪金”煎餅、比“bigger更bigger”,絕非一般的餐飲企業(yè)能創(chuàng)造的內容。我們過去常常羨慕KFC、麥當勞的廣告多么牛逼、多么煽情、多么有意思,如今我們國內的品牌終于也可以透過社交網絡來制作高水平的、可傳播的內容,這樣的忽悠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越多越好!
互聯網餐飲俱樂部會員彭暉先生的莫奈花園,僅僅依靠彭總親自在線與微博上的粉絲們互動,短短四個月就吸引16000多名真實粉絲,更重要的是透過粉絲之間的口碑傳播,莫奈花園成為武漢地區(qū)法式甜點的第一品牌,更被瑞安集團旗下、武漢地區(qū)最嚴苛的商業(yè)地產商武漢新天地邀請進入。這就是對傳統餐飲運用互聯網、社交網絡建立品牌的最佳詮釋。
傳統餐飲靠服務感動顧客,互聯網餐飲把服務做成社交平臺
我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來認識互聯網化的產品與服務:
1、單品突破、精品致勝
傳統餐飲業(yè),小到一個面館,大到一個大酒樓,菜單之豐富、品種之繁雜,往往令人眼花繚亂。中餐不易標準化一直被認為是制約中餐發(fā)展的難題,但是近年來發(fā)現,越是簡單的越是可以復制的。我們來看第一波的互聯網餐飲品牌,黃太吉主打煎餅、伏牛堂主打常德米粉、西少爺主打肉夾饃,無一不是單品突破、精品致勝。再看看這幾年悶聲大發(fā)財的黃記煌燜鍋,品類也是少之又少。只有精品化,才可以標準化。
2、產品有美感(顏值高)、服務有驚喜(可拍照)、氛圍有共鳴(可分享)
今天的年輕消費者到餐廳,不是用嘴吃,而是先用手機看。如果你有服務生,他的作用絕不僅僅是端個盤子:要么服務生顏值高、要么會跳舞善互動??纯?7度湘、水貨的服務生,他們可都是朋友圈曬圖的熱點、微信公眾號里的熱門案例和熱門話題。
3、氛圍有共鳴
今天的餐飲業(yè)有一個死穴,就是過度裝潢,大家言必稱綠茶、外婆家的裝修多么有調調。要知道他們可是有商場裝修補貼的,更重要是的他們是這類小資情調餐廳的開創(chuàng)者、領導者。你一個后來者,既沒有補貼,也沒有自己的風格,盲目地模仿和追隨領先者,不過是幫他在強化消費者印象罷了。而真正具備互聯網思維的環(huán)境,是回歸人性、回歸以消費者為核心,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讓他覺得適合某個社交場景的氛圍或者場景。
餐飲的本質是社交。我們要思考她(他)是和誰來吃,怎么吃,為什么吃。今天吃飽只需要一個外賣,而更多時候,就餐是一種線下社交行為。所以,老板們,你們要思考打算提供給目標消費者一個什么樣的氛圍、什么樣的場景,讓她們沉浸其中、樂于分享。
傳統餐飲用會員機制留住顧客,互聯網餐飲用社群互動留住顧客
什么是互聯網會員?簡單講,就是會員數字化。很多餐廳今天居然還在使用實體會員卡,與會員之間的連接居然是手機號碼,會員既無法自助查詢積分、賬戶余額,也無法與商家進行離店后的互動。在這樣一個全面數字化、信息化、互聯網化的時代,我不得不說這樣的企業(yè)真的很危險。
互聯網餐飲俱樂部的一位會員,在一個SHOPPINGMALL內有四家不同品牌的餐飲店,如今他把會員數字化、社交化放在第一戰(zhàn)略。在會員招募上,只使用微信會員系統,完全放棄紙質會員卡,僅僅依靠在店內給到店客人提供微信會員價、掃微信會員贈飲品幾個策略,短短幾個月就集聚了8萬名會員。
而透過在微信公眾號里舉辦各種試吃、會員限時限價限量的活動,大大提高了會員活躍度。他還將自己打造成吃貨們的朋友和意見領袖,與粉絲面對面地互動。
相信,這一系列的布局,會讓他擁有高質量、高活躍度、高粘度的粉絲用戶。我跟他說,你從此再也不擔心MALL漲你的房租,而你只要是圍繞這群粉絲,想開什么店、就開什么店。未來每個企業(yè)都要懂得經營粉絲和社群,這才是你抵御房東無節(jié)操漲房租,還有防止被互聯網餐飲平臺空心化的最佳手段。
與平臺合作:用好平臺與工具
美團、大眾點評、餓了么、淘點點、百度外賣等等,這些互聯網餐飲平臺,今天用各種補貼、各種促銷來吸引你與他們合作,本質不是為了幫助你,而是要成為新一代餐飲消費人群的首選入口。最終他們就會和淘寶、京東一樣成為線上的SHOPPINGMALL,漲房租是必然的事。所以餐飲企業(yè)在與其打交道時,必須懂得借用他們的力量和流量,否則下場會很慘。
這些平臺還在處于跑馬圈地階段,因此,在他們可以提供低價高質流量時,緊緊把握機會,懂得分析各家平臺優(yōu)勢,為我所用。就像十年前的淘寶,你若抓住那時流量價格極低的機會,再懂得后期維護好自己的用戶和粉絲,今天也能做成一個億級甚至十億級的品牌。
所以,一方面是我們既不要談平臺色變,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要唯平臺是尊。至于談到互聯網工具,那就更加令人眼花繚亂,也最讓傳統餐飲企業(yè)困惑。
微博、微信(個人號、朋友圈、微信群、訂閱號、服務號)、H5頁面,各種CRM、ERP、排隊APP、預定APP、外賣APP,究竟該如何選擇,如何運用?再加上一些無良商家,利用餐飲老板對互聯網的恐慌,用欺騙忽悠手段,賣給他們一堆垃圾軟件,更是加深了餐飲老板對互聯網化的恐懼感。
工具可能隨場景而變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只有真正掌握了餐飲互聯網化的本質、核心、原理,工具的選擇就不難了。
愛盈利(aiyingli.com)移動互聯網最具影響力的盈利指導網站。定位于服務移動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移動盈利指導。我們的目標是讓盈利目標清晰可見!降低門檻,讓缺乏經驗、資金有限的個人和團隊獲得經驗和機會,提高熱情,激發(fā)產品。
相關文章推薦
-
作為一個社群運營者,你該具備哪些能力?
最近看了很多關于討論做社群到底賺不賺錢的文章,也跟朋友溝通了許多,發(fā)現其實有太多的人在從事這個職業(yè),小到個人朋友圈,大到整個微信生態(tài)鏈,在這個規(guī)模不小的人群中,發(fā)生的故事也萬萬千千,有太多的人因為這個實現夢想,也有太多的人感覺到希望渺茫?;ヂ摼W創(chuàng)業(yè),....
-
「徒步中國」:從1個人到16萬粉絲,這個徒步社群是如何運營的
作為主推徒步路線與自助游攻略的自媒體平臺「徒步中國」,截至2016年12月15日共更新3784篇內容,關注人數近16萬。而這個公眾號的創(chuàng)始人,是一位快要退休的公務員,想要給自己安逸穩(wěn)定的生活增添不同色彩的他,從最開始的貢嘎穿越,到尼泊爾喜馬拉雅東段大....
-
社群經濟:一種以用戶為中心的商業(yè)模式
撰文|Lighthouse_陳毅愛盈利是社群媒體,講述社群故事,傳播社群理念,分享社群運營經驗,探索社群商業(yè)模式?!?50”是著名的鄧巴數,即人類有效社交人數上限約為150人,“冪”指乘方?!皭塾痹⒁?,社群能有效突破150的鄧巴數限制。本文作者L....
-
社群運營:為什么社群遍地死(干貨)
一、怎樣讓社群長壽在中國網絡上長期泡著的人,恐怕都有過加入某些群的經歷。一開始是激動和興奮的心情,但當懷著良好愿望加入一段時間后,卻發(fā)現群里充滿灌水、刷屏、廣告,甚至兩個群友一言不合,變成爭執(zhí),憤而退群。而群主也會因各種瑣事糾結,人數還不能太少,少于....
-
社區(qū)運營對手游運營的重要性
手游運營除了通常意義上的活動策劃、產品推廣、數據分析及媒體公關之外,還有一小塊屬于公關與推廣之間的交叉區(qū)域,那就是社區(qū)運營,包括論壇、貼吧、微博微信的維護,這里淺談下做社區(qū)運營2年來的總結。有不少小CP認為社區(qū)運營只是渠道運營的一個小部分,不加以重視....
-
秋葉:內容付費,新瓶裝舊酒而已?
分享|秋葉編輯|江滾滾愛盈利是社群媒體,講述社群故事,傳播社群理念,分享社群運營經驗,探索社群商業(yè)模式。150是著名的鄧巴數,即人類有效社交人數上限約為150人,冪指乘方。愛盈利寓意,社群能有效突破150的鄧巴數限制。本文作者秋葉,來源微信公眾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