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新軟件主動下載量為0? 這對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絕對是個壞消息。
試想一下,幾年前,一個App做出來要做線上推廣,除了蘋果App Store 自主線上提交外,創(chuàng)業(yè)公司招一個比較強的市場商務負責人來對接各種安卓系應用商店基本可以搞定,在各種推廣位之間尋找最優(yōu)性價比就好。
現在,App推廣越來越不容易,搞定應用商店推廣位還不夠,還要不斷嘗試新花樣。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種增長路徑,過了不久就發(fā)現沒有什么效果了。推廣費用越來越貴,新增用戶性價比越來越低。
這些困難還不算,因為用戶不愿主動下載App了!
從近日Recode披露的美國研究數據來看,App熱潮已經成為過去,手機用戶不再熱衷于下載新的軟件,移動開發(fā)商的App下載量出現了大幅下跌。在美國,除非是Snapchat或者Uber這樣的明星爆款軟件,手機用戶基本上不再下載新軟件。
美國前15名App的新增用戶今年比去年明顯下降
對于移動軟件開發(fā)商或者發(fā)行商來說,要鼓勵手機用戶下載他們的新軟件越來越困難。據統(tǒng)計,美國智能手機用戶現在每月下載的新軟件平均為零。蘋果App Store甚至開始嘗試競價排名的機制,來刺激App的分發(fā)效率。
不約而同,據我們從中國一線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了解的情況,在中國移動應用市場上,傳統(tǒng)的移動分發(fā)途徑和效率也都呈現出衰減態(tài)勢。App推廣越來越難了!
當App推廣已經被到了逼仄之境,創(chuàng)業(yè)者該如何應對?
對于創(chuàng)業(yè)者而言,App是公司的核心財產。在有微信公眾號之前,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搭建創(chuàng)業(yè)團隊時,可以沒有市場人員,但必須有技術開發(fā)、產品經理和UI設計人員等,非硬件品類的創(chuàng)業(yè)者,說要拿出產品來,一般說的就是一個App。
有了微信公眾號之后,公眾號成為獲取用戶的“捷徑”。創(chuàng)業(yè)者的產品大都分成兩步來走。第一步,可以先用公眾號吸引種子用戶,承載一部分內容發(fā)布,用戶互動和電商的功能;第二步,在合適的時機再推出自己的App,再去承載比公眾號更多的社區(qū)、電商、內容等綜合功能。
除了功能的擴展,創(chuàng)業(yè)者自己做App還是有自己的算盤:把自己的核心資產托付給一些媒體公眾平臺是有風險的,比如遭遇封禁,或者臨時封禁等,損失不可估量。所以,做App幾乎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必由之路。
要不要做App?創(chuàng)業(yè)者可要想好這些:
1、如果一個App不是高頻或者剛需應用,謹慎入坑。
2016年互聯網趨勢報告顯示,全球移動用戶平均安裝33個應用,每天平均使用12個,但80%時間用在其中3個上。
從我們自身作為移動互聯網用戶的體驗來看,“二八效應”正在凸顯。在用戶頻繁使用的App十分有限的情況下,用戶下載新App的動力變得非常低。
2、APP渠道分發(fā)能力衰減,推廣成本很高。
有創(chuàng)業(yè)者如此形容:App像是開在深巷中的飯店一樣,不推廣,主動下載的可能性基本為0。
如何推廣自己的App成為創(chuàng)業(yè)在開發(fā)出App后的頭等要事。不同產品和團隊資源,推廣方式會有很大不同。推廣方式主要有:1)應用分發(fā)市場,iOS平臺主要是蘋果自有的App Store,安卓平臺除了騰訊、百度等BAT分發(fā)渠道,手機廠商自身的應用商店;2)網盟、廣點通以及今日頭條、朋友圈等信息流廣告等;3)品牌廣告、線下推廣和戶外廣告等。
有多位創(chuàng)業(yè)者表示,最近App推廣效率正不同程度地衰減。應用市場投放價格越來越高,用戶質量越來越差。
從創(chuàng)業(yè)者自身的體驗來看,在App推廣難度方面,幾乎每隔幾個月就會翻倍,已有形式會有“失靈”的風險,要不斷尋找新推廣形式。
以微博九宮格推廣為例,去年10月時,九宮格的推廣效果不錯且成本比較低,可以做到單個用戶0.5元,到今年2月份時,有創(chuàng)業(yè)者感覺做九宮格效果還不錯,但單個用戶獲取成本增加到2元。到今年4月底的時候,九宮格推廣幾乎沒有效果了。
管中窺豹。單是一個具體形式的App推廣難度就那么容易失靈??梢娬w的推廣難度了。
創(chuàng)業(yè)者在要不要做App上其實沒有太多選擇,也必須認清 App推廣難度不斷增加的現實。有鑒于此,青山資本有幾個建議,請各位創(chuàng)業(yè)者們參考。
1、即使微信公眾號粉絲眾多,做App還需要做好從零開始的準備,不要迷信公眾號導流。
微信公眾號和App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即使先期微信公眾號粉絲基數非常大,要做App基本也要從零開始。
當然,有那么多的粉絲也是有好處的,可以從公眾號導流App。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公眾號內不能直接下載App,需要跳轉到瀏覽器頁面,用戶在此過程中,需要再點擊1-2次,對流量導流會有很大影響,創(chuàng)業(yè)者要做好產品設計進行“誘導”。
2、打磨出好的產品定位,凸顯獨特價值。否則不如不做App。
如上所述,有高頻使用幾率或者剛需的App才會有生命力。如果沒有兩點,還可以考慮一種差異化的獨特定位。只有立得住的獨特的產品定位,才可以吸引和流住用戶,但是,這種有獨特價值的好產品的門檻越來越高了。
3、流量紅利平臺是流水的兵,善于利用新平臺流量紅利。
推廣難度大,創(chuàng)業(yè)者會感慨,前幾年沒有趕上微博紅利,這幾年沒趕上微信紅利。
其實超級流量平臺像流水的兵,一波逝去,另一波又起。永恒優(yōu)質的大流量平臺很難存續(xù),但是總有新的流量平臺產生。 比如當今網紅、直播等新興途徑如今正是當紅辣子雞。
當視頻時代來臨,創(chuàng)業(yè)者要善于抓住這些視頻平臺的流量紅利。自然,如何把這些新平臺的流量變成自己的流量,還取決于創(chuàng)業(yè)者自身的技巧,比如用一些強誘導性的產品設計來獲取精準用戶。
4、不要心存僥幸低估App的推廣難度,最好搭建一個立體化作戰(zhàn)團隊。
當App推廣難度增加,過去靠一個商務經理對接所有應用分發(fā)市場的日子已經成為歷史。用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的話來說,現在的條件下,做App必須要組建一支海陸空立體職業(yè)軍團才可以,綜合能力都得強。
因為App推廣難度和成本的增加,越發(fā)有很多App推廣公司,從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摸底的狀況來看,大多忽悠的能力高過自己的實際推廣能力,做的數據很仿真,普遍用來忽悠投資人。
So,創(chuàng)業(yè)者要小心,投資人要更小心!都不要被紙面上的數據“忽悠”了。
版權聲明:本文系青山資本原創(chuàng),如需轉載請聯系青山資本授權,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Recode報告數據來自騰訊科技
題圖來自網絡
你可能還感興趣這些文章:
哪些消費升級的創(chuàng)業(yè)方向容易產生錯覺?
和投資人才聊了5分鐘,你可能已經被PASS了
為什么有些BAT背景的人不適合創(chuàng)業(yè)?
創(chuàng)業(yè),沒有高增長就是災難
為什么說二次創(chuàng)業(yè)者更難成功?
—————————————————
上一篇 深度干貨:史上全的市場推廣渠道大全(附攻略和技巧)
從零開始做運營——運營數據分析 下一篇
相關文章推薦
SELECT dw_posts.ID,dw_posts.post_title,dw_posts.post_content
FROM dw_posts
INNER JOIN dw_term_relationships ON (dw_posts.ID = dw_term_relationships.object_id)
WHERE 1=1
AND(dw_term_relationships.term_taxonomy_id = 3312 ) AND dw_posts.post_type = 'post' AND (dw_posts.post_status = 'publish') GROUP BY dw_posts.ID ORDER BY RAND() LIMIT 0, 6
文:欣欣運營小咖秀聲明:本文為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部分轉載或改寫,違者必究。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手游興起至今不過短短的四年,卻已經迅速地經歷了幾個興衰階段。從最初的休閑游戲,到卡牌、ARPG、MMO,每個階段都有突圍者、掉隊者與....
如果一個人愛你,大概每天會幫你的螞蟻森林澆水。---來自資深產品經理吐血總結引言你以為我要寫一篇情感類文章?不,這是一篇關于產品的文章,但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說它確實考驗了人性的一些東西。螞蟻森林里面的設定:每次澆水會給對方增加10g能量,同時會扣減自....
近期很多人開始唱衰微信公眾號,從微信文章的打開率看,微信公眾號的確越來越難運營。但是每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微信運營的投入上卻開始不斷增加,微信運營的小伙伴每天都頂著閱讀量、粉絲數、轉化等指標,苦不堪言。今天結合自己的經驗,為大家獻上微信運營高效獲取用戶的三級....
先來看一組數據:《王者榮耀》目前已吸引5000萬的日活用戶,注冊用戶突破2億,有媒體預測王者榮耀日活用戶或將高達7000萬。隨著游戲的火爆,玩家卻在游戲中發(fā)現,小學生玩家已經入侵這款MOBA手游。據統(tǒng)計,傳統(tǒng)電競游戲主力人群為21-30歲,而騰訊瀏覽....
12月6日上午,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在廣州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上表示,蘋果來中國并非因為勞動力成本低,而是因為中國的技術。庫克稱,大家對中國會有一定的誤解或者混淆,最流行的一個概念,就是這些公司為什么來中國?因為中國勞動力成本比較低。我不太確信,....
文:Luke運營小咖秀聲明:本文為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部分轉載或改寫,違者必究。(一)如果把產品經理比作一個多情的少年郎,那么用戶就是他的戀人,多變的17歲少女。對于互聯網產品經理來說,定義一個產品的核心關鍵詞是:用戶、場景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