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從拼多多的市場策略、運營模式、平臺缺陷解析拼多多的成功與質疑。
拼多多剛剛上市,開盤價 26.5 美元,最后發(fā)行定價 19 美元,收盤大漲近40.53% ,295.8 億美元的市值,直接超越了蘇寧1200億人民幣。
而創(chuàng)始人兼CEO的黃崢的身價也達到138億美元,也超越了電商同行,身價 94 億美元的京東CEO劉強東,在中國大陸富豪排行榜升至第 13 位。
從成立到上市僅 3 年不到的拼多多,也創(chuàng)造了最快上市的公司紀錄!
這個讓馬云“慌了”、劉強東“方了”的拼多多,雖然其發(fā)展非常具有傳奇性,但是一經(jīng)上市就遭到了人們的口誅筆伐,對于拼多多產品的品質一直爭議不斷,假貨泛濫、無腦刷屏的拼多多憑什么能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拼多多的招股書中提及:
用戶總數(shù)達到 2.95 億,2018年第一季度,月活 1.66 億,活躍商家 100 萬家,人均年度消費 673 元
相比于傳統(tǒng)電商可謂是風光無限。
其實拼多多的發(fā)展能夠如此成功,也是依托于市場環(huán)境所致。
抓住機會
也許你會有疑問,拼多多這么火,為什么我周圍沒有人使用呢?如果你在一線城市生活,你身邊工作的伙伴幾乎沒人用拼多多,但是放眼二三線城市,你會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的親戚朋友,幾乎每個人都有拼多多。為什么拼多多會火?因為在中國,二三線城市比一線城市要多。
我們來看看一看拼多多的用戶情況:
拼多多 65% 的用戶集中在三線城市,其中 70.5% 為女性用戶,25—35歲的用戶占比超過 57%
可以看出主要的消費群體以三線城市的婦女為主。
據(jù)2017年最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上海、北京分別以 58988 元和 57230 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穩(wěn)居前兩名,而排在最后的西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僅有 15457 元,連上海的三分之一都達不到。此外,還有 21 個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 25000 元,低收入者的占比仍然很大。
收入水平限制了他們的高消費能力,所以這部分人對于價格更加敏感。跳出北上廣的圈子,從基層人民群眾了解需求,這也是快手、頭條可以野蠻生長的原因。
電商+社交抓住了新移動網(wǎng)民的紅利
2015年,小米曾經(jīng)迎來了第一次低潮,盡管有質疑智能手機的發(fā)展是否進入了瓶頸期,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城市的移動網(wǎng)民數(shù)量增長已經(jīng)趨近于飽和。
但是還有部分人群并未觸及互聯(lián)網(wǎng)、上網(wǎng)條件有限,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這一部分人群的網(wǎng)絡使用被訓練開發(fā),轉化成了新增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人口,引發(fā)了大批量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關注。
而拼多多依靠社交+電商的策略,才在電商紅海中殺出血路。被騰訊投資的拼多多,因為坐擁微信巨大流量的曝光度和移動支付工具的便捷性,幫助拼多多在渠道下沉的競爭中搶占先機。再加上騰訊開放小程序的入口,使得拼多多的發(fā)展更加迅猛。
在電商+社交的策略中,拼團裂變一直是其核心的運營手段。
裂變模式
小程序的火爆,也讓拼多多看到商機,以小程序為入口,通過用戶拉好友一起拼團可以快速獲客,新用戶再拉好友一起拼團繼續(xù)獲取新用戶......這種全民零售的模式,可以積累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不斷裂變,這是拼多多的運營策略核心。
砍價群
而且這種裂變拼團的形式,獲客成本極低,根據(jù)拼多多招股書的數(shù)據(jù)顯示,獲得新用戶的單個成本僅為 11 元左右,相比國內主流電商平臺動輒 140 元甚至 300 元以上的價格,拼多多占據(jù)了巨大的優(yōu)勢。
以下就是拼多多基于拼團裂變的詳細玩法:
砍價免費拿
人們對于價格總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免費拿”這樣的字眼,更是讓人欲罷不能。從商品列表中可以看出,能夠砍價的商品種類非常豐富,砍價幅度也很大,我們看一下具體規(guī)則:
每分享給 1 個好友就能獲得 1 次折扣,只要在 24 小時之內,把商品價格砍到 0 元,即可免費獲得該商品。每次砍價的金額是隨機的,參與的好友越多,越容易成功。1個人每天只能幫助 3 個好友砍價,同一款產品只能幫砍 1 次,而且?guī)椭糜芽硟r可以獲得砍價道具,用于砍價時使用。
看完規(guī)則,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有時間周期,而且砍價次數(shù)也有限制,致使你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分享給大量好友來幫忙砍價,才有機會砍價至 0 元
這個玩法簡直就是社群殺手,為了免費獲得心儀的商品,好想找人砍一刀!于是就有了瘋狂轉發(fā),瘋狂刷屏的鏈接,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反感拼多多的重要原因。
多多果園
看到這個畫面,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支付寶內置的螞蟻莊園。也是一款基于社交的放置養(yǎng)成類游戲,不同于螞蟻莊園的公益性質,這個多多果園是可以自己種植果樹,果樹結果之后可以免費配送該果品。
樹苗需要經(jīng)歷【發(fā)芽】,【幼苗】,【成樹】,【開花】,【結果】5個階段,樹苗成長需要澆水,而澆水需要的水滴需要通過瀏覽商品、成功拼團、偷好友水滴、邀請好友種樹、分享好友這些任務領取,24小時之內完成任務但是沒有領取也會被判定失效。同時,14:00~16:00 和 20:00~22:00 這兩個時間段會有水滴福袋,可以設置到時提醒。
估計拼多多也是受到了螞蟻莊園和旅行青蛙的啟發(fā),基于社交屬性的小游戲,用戶的使用成本低、碎片化的游戲時間、分享激勵機制,都得到了體現(xiàn)。最重要的是,這款游戲會為用戶自身帶來轉化,種植自己喜歡的果樹,免費收獲自己想要的商品。
邊逛邊賺
顧名思義,就是瀏覽商品頁面就能賺錢,有點像目前的趣頭條等賺錢軟件,邊逛邊賺的玩法是點擊任意商品返回就能賺錢,而且邀請好友點擊商品,自己還有額外獎金。超過20元才可提現(xiàn),感覺更像是一個活動頁面。在這個活動頁面,會有“購買抽紅包”和“立即購買返”的商品。
“購買抽紅包”功能
成功拼團并回到活動頁面,可以抽取一個紅包。抽到的金額會存入邊逛邊賺的賬戶,訂單確認收貨后的 15 天可以提現(xiàn)。其中,購買商品出現(xiàn)退款、1天超過10個訂單、商品下單時間太久返券信息更改均不能抽取紅包。
“立即購買返”返現(xiàn)
拼單成功后可以獲得相應 返現(xiàn),返現(xiàn)上限200元,訂單確認收貨15天后可提現(xiàn)。和抽紅包同理,有上述情況則不能返現(xiàn)。
首先瀏覽商品信息就能賺錢,邀請好友自己賺的更多,分享到不同的群就能一直賺錢,至于紅包和返現(xiàn),則是激勵用戶進一步轉化的手段。對于比較閑的居民來說,在家就能“躺賺”,也是會激發(fā)用戶體驗的機制。
其他模式
簽到領紅包,大家看圖吧:
除了上述的運營套路之外,還有開寶箱領錢、一分抽獎、定時領紅包、搶紅包、兼職賺錢、簽到返利...... 反正讓你分享就對了!
平臺問題
畢竟上市之后,人們對于拼多多的品牌形象并不認可,也被調侃為“3億人都在騙的拼多多”。
其實人們這么理解,也是有原因的。這就好比你在你在內容型平臺看到了低俗內容,你就會認為這個平臺很低劣;同理,拼多多上買到了假貨,對這個平臺的厭惡感就會被無限放大,產品的質量監(jiān)管不到位。
商品質量問題
據(jù)小楊觀察,尤其是在三線城市,即使有人在拼多多上買到了不稱心的商品或者假貨商品,對他再次選擇拼多多購物的影響并不大,因為架不住拼團的超低價格。其實拼多多銷售最多的產品是衣服、手機配件和生活日用品等,這些商品本身的成本就比較低,其質量問題也在用戶的容忍范圍之內。所以質量的優(yōu)劣反而不會太在意。
其實這是很可怕的,因為如果沒有消費者投訴,那么商家依然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的賣一些低劣商品。
但是如果是電子設備,比如手機、電腦、攝像機、電視等產品,差別可就看出來了。
前幾天,創(chuàng)維針對拼多多平臺出現(xiàn)大量假冒品牌的電視產品銷售的問題。與拼多多嚴正交涉,要求立即停止售假產品的展示和銷售,將會追究拼多多的法律責任。
消息一出,網(wǎng)民就坐不住了,紛紛曬出自己在拼多多買到的奇葩產品:安能辨我是雌雄!vivi、vivk、voto、vdvd,看得我眼花繚亂。。。
“拼多多怎么了?我就覺得挺好,在天貓和京東我都擔心會不會買到假貨,在拼多多我就完全不會擔心,因為買到的肯定是假貨!”
雖然是一句調侃的話,但是也側面反映了拼多多的商品良莠不齊,很難令消費者信服。
寬入嚴出的入駐門檻
因為低門檻的入駐條件,會吸引大量低端甚至不良的商家,其實拼多多的打擊力度還是很大的,但也因為“假一罰十”,“劣一罰三”的處置過于嚴厲,導致商家出現(xiàn)了諸如惡意騷擾、惡意投訴其他商家的過激行為。
拼多多在評判商品的處罰時,會要求出示商品品牌商的正規(guī)授權文件。但是品牌商對于渠道正品統(tǒng)一控價,不會為經(jīng)銷商授權。原因應該是品牌商希望可以賣的更多,但是不希望給低價渠道的商品正品身份。所以,即使是正品商品,品牌商也不會像賣給天貓和京東一樣授權給拼多多。
這就導致,如果被消費者投訴假貨,拼多多開啟查處措施,商家沒有給出具有實質性的正品文件,肯定會被懲罰,也逼得一些正品商家走向維權的道路。
賠償金額的軟肋
當先社會信用制度缺乏的情況下,“先行賠付”、“擔保交易”這樣的承諾給予了消費者對于拼多多的購物信任,黃崢曾向媒體透露,所有對商家的處罰金額都會返還給消費者。
可是拼多多畢竟沒有支付寶這樣的錢包無法通過現(xiàn)金賠償,所以改用無門檻的現(xiàn)金券發(fā)放給消費者,也許有一部分人會樂于接受繼續(xù)購物,但是不見得所有人都會買賬。
接著上面關于商品低劣的問題,這種不爽快的賠付形式,不會令消費者滿意。拼多多商品的超高性價比和賠付成本相比,大多數(shù)消費者可能不會選擇投訴。這就讓商家們繼續(xù)售賣低劣商品變得更加輕松,而買到低劣商品的消費者,也會切實影響到購物體驗。
誘導分享的機制
還有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就是拼多多的分享和邀請的機制太多,在微信中的刷屏太頻繁,這也是人們對于拼多多嗤之以鼻的關鍵,而且很多文案存在誘導分享的行為,可是微信對于誘導分享也有監(jiān)管,為什么還是很泛濫呢?
官方的說法是:因為微信的規(guī)則會隨時變動的,所以我們會不斷測試,不斷調整。你可以說拼多多在騰訊手下享受特權,所以你們看到的分享拼團的鏈接會不斷更新,像個打不死的小強一樣,不斷刷屏。(PS:我該不該為他的不屈精神點個贊?當然我也不喜歡這樣的刷屏)
總結
往好的方向想,拼多多的上市也是一種督促和監(jiān)管,如果不能加強假冒偽劣的產品的管控、寬進嚴出的策略的施行和其它軟肋的完善,還是很難獲得持續(xù)的發(fā)展。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xiàn)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及進行處理:[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