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同事告訴小編,她的朋友圈被一款叫做【實用心理測試大全】的微信小程序刷屏了。確切地說,應該是被小程序中的“你的左右腦分別有幾歲?”這個測試的二維碼圖刷屏了。
不過很快這個帶二維碼的圖片在朋友圈中識別出來就變成了這樣的界面:
界面中解釋“由于涉及測試類信息朋友圈傳播,暫時無法通過二維碼打開”,這是又一個爆款小程序被封的節(jié)奏?
其實并沒有,因為,如果將發(fā)送到朋友圈的帶小程序碼的原圖分享給好友或者微信群中的話,是可以成功識別進入這個小程序的。經測試,在朋友圈中將該圖片進行轉發(fā)、或者直接用另一部手機對著掃描,都是可以正常進入【實用心理測試大全】小程序的。
所以,雖然【實用心理測試大全】也明顯觸到了“誘導分享”的雷,卻沒有像【匿名聊聊】一樣被完全“封殺”,而只是被封了朋友圈這個入口。
小程序運營規(guī)范中規(guī)定:在微信小程序的頁面內容中,不得存在誘導類行為,包括但不限于誘導分享、誘導添加、誘導關注、誘導下載等;如不得要求用戶分享、添加、關注或下載后才可操作;不得含有明示或暗示用戶分享的文案、圖片、按鈕、浮層、彈窗等;不得通過利益誘惑誘導用戶分享、傳播;不得用夸張言語來脅迫、引誘用戶分享;不得強制或誘導用戶添加小程序。
這樣看起來,好像是微信把標準放低了?
事實上,微信的標準在哪一直都很模糊,就像是此前同樣刷屏的【匿名聊聊】,因為涉及“誘導分享”等原因被直接“封殺”,甚至連卷土重來,還來不及刷屏的【走心聊聊】同樣也是被一刀斬。
但是這事放在這次的【實用心理測試大全】身上,卻只是被封掉了朋友圈一個入口而已,而且小編沒有看出這個測試小程序能給用戶帶來什么有價值的東西,重要的是微信自己也明文規(guī)定了小程序的內容中不得含有測試類內容。
但是呢,我們在“發(fā)現(xiàn)”頁面的小程序入口中搜索關鍵字“測試”,可以得到一大堆的測試類小程序,這就恕小編道行太淺,看不懂微信是什么套路了,一面“不準”,一面卻放任不管?難怪一些小程序開發(fā)者們要委屈了。
但是目前,開發(fā)者們還是不得不向微信低頭。
最后,小編要吐槽一下【實用心理測試大全】中的測試內容。雖然小編也湊熱鬧去測試了,但是對于測試結果抱著完全不相信的態(tài)度,正好也有網友表示,發(fā)現(xiàn)了一段隨機產生結果的代碼,也就是說,不管用戶輸入什么,得到的左右腦年齡測試是幾歲答案都是隨機產生的“值”。
雖然不知道這個代碼是不是真的【實用心理測試大全】中的代碼,但是不少這類測試確實就是隨機向用戶反饋結果的。
除此之外,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沈政也表示,人體大腦不存在左右分工的問題,從事比較復雜一點、高級一點的心理活動時,都是左右腦協(xié)同操作。
此外,他還強調,測試中的題目測試的重點是大腦的知覺和推理能力,但是不能夠完全作為大腦測試題。
所以,小編覺得這類測試小程序封了也好,除了傳播泛濫,沒有什么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