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理解是“刷碗只是一個動作而已”,而老婆的理解是“刷碗是一項系統(tǒng)化工作”。
最近看到一則笑話,大致是這樣: “和老婆結婚后,家務分工,她刷碗。結果我現在知道,洗碗有以下步驟:1.收碗2.泡碗3.刷碗4.晾碗5.消毒6.入柜7.擦飯桌8.拖廚房地。而她就刷碗,有個高學歷的老婆就是漲姿勢?!毙υ挶旧砗芎美斫?。我們拋開夫妻倆的玩笑不說,光是看老婆和老公的差別,本質上是對刷碗的認知差異。其實在新媒體運營過程中,這種對于細節(jié)的認知差異也普遍存在——被高手認為“不走心”的菜鳥,實際上也是由于認知差異導致的。
1、寫文章=編輯文章?老公型運營者的理解通常是:“寫文章嘛,不就是編輯好,上傳到網站,就OK了唄!”但老婆型運營者看到之后會抓狂:“太不走心了!寫文章至少要包括6-10個要素啊喂!”走心的“寫文章”,至少要包括以下細節(jié):
文章基礎內容編輯,這是必須的; 文章標題優(yōu)化,至少列出5-10個標題,分析吸引程度并選取其中之一; 文章關鍵詞增加,1000字的文章至少出現8次以上行業(yè)關鍵詞; 文章排版,與系列文章風格一致、不能過于花哨; 文章配圖,與內容相符且不侵權,封面圖重點不被標題壓?。?文章轉化,末尾引導用戶點擊閱讀原文或留言評論; ...以上工作都做好,才算是真正寫出了一篇走心的、有一定營銷效果新媒體文章;否則,你的文章只是在自嗨
2、群推廣=群里推廣?老公型運營者普遍認為,做群推廣,無非把文章發(fā)到自己加過的各個群里,鼓勵大家閱讀。但是,發(fā)到群里就是做推廣嗎?系統(tǒng)化的推廣,至少需要包括以下細節(jié):
做文章用戶分析,思考這篇文章最適合什么人看; 提煉吸引點,找出文中哪些細節(jié)最吸引讀者; 尋找匹配群組,針對文章用戶屬性選擇最適合發(fā)的、目前還在活躍的群; 設計推廣文案(或話術),將上述吸引點植入推廣文案,同時注意有趣、相關; 文章發(fā)到群里; 群友互動與討論,適當時候發(fā)個紅包; ...不假思索直接把文章拋到所有群里,你得到的可能是兩種結果:要么在有質量的群,容易被踢;要么在不活躍的群不被踢,但是沒人看。
3、看數據=看一眼閱讀量?老公型運營者的看數據,通常就是看看昨天文章多少閱讀量。除此之外,一概不看。但在老婆型運營者眼里,看數據也是一項系統(tǒng)化工作:
第一步,老公型運營者看的閱讀量; 第二步,看粉絲數據,分析昨日漲粉情況,結合近期活動分析活動的有效性; 第三步,看用戶屬性,了解粉絲分布(如果60%都是北京人,那顯然《北京人必知的**》會比《上海人必知的**》更受粉絲歡迎); 第四步,統(tǒng)計文章數據,結合同行數據分析近期受歡迎文章,重點攻下; 第五步,看昨日消息,如果只有粉絲增量沒有消息數,說明你的歡迎詞需要調整; ...“看數據”,目的不是看一眼數據,而是通過數據,對接下來的新媒體運營工作有指導。4、做社群=拉個群?老公型運營者在聽到老板說要做社群后,第一時間就會把客戶或粉絲拉個群,然后告訴老板“我把社群做好了”。但實際上,老板要你做的,不是拉個群就夠了,而是至少要做這些事:
社群目的分析,看建這個群是做什么的,服務?咨詢?活動? 群成員規(guī)劃,基于社群目的分析,看哪些用戶適合拉進來,哪些沒必要拉入; 群角色規(guī)劃,你的團隊里,誰是管理員?誰負責泡在群里聊天?誰負責發(fā)紅包? 群基礎設置,至少要起個群名稱、發(fā)個群公告吧? 群內容規(guī)劃,每天發(fā)什么內容、做什么互動? 群前期推廣,至少要做個簡單的手機海報,吸引別人掃碼吧? ...現階段,各個群的活躍度都在逐漸下降,如果你還不做精細化運營,那么迎接你的將會是又一個死群。5、多平臺=復制粘貼一圈?“啥?多平臺?不就是一篇文章發(fā)到簡書、頭條、大魚號等內容平臺么?”老公型運營者通常會這么認為。但如果你真這么做了,最終的效果可能事倍功半。為什么?因為各大平臺都有自己的用戶屬性,也有自己的原創(chuàng)保護機制,如果你只是簡單地復制粘貼一遍,基本上對你的品牌沒什么幫助,甚至有可能會因為文章非原創(chuàng)而被降權。注意,這里的“原創(chuàng)保護”已經不只是原先的單一平臺的原創(chuàng)保護,而是全網文章比對了。這篇文章是你寫的,沒錯,但是你沒首發(fā)在這個平臺,人家認為你非原創(chuàng)。所以,多平臺運營,老婆型運營者至少會考慮:
近期要主攻哪個平臺的原創(chuàng)?那我就首發(fā)這個平臺; 同一篇文章,標題是否吸引其他平臺讀者?要不要改? 最容易受到懲罰的二維碼,有沒有在其他平臺刪掉? 怎樣繞過管理員,推廣自己的產品或為自己的賬號引流? ...現在已經有比較高產的作者,嘗試在不同的平臺,發(fā)的內容都不一樣——在豆瓣寫文藝文章、知乎發(fā)燒腦文章、頭條發(fā)民間故事。當然,如果你做不到如此高產,那至少把以上幾個細節(jié)思考一下吧?結語新媒體運營過程中,走心的運營者和不走心的運營者,實際上能力相差不大,關鍵是對同一件事的理解不同,尤其是對細節(jié)的把握不一樣。那么,你是老公型運營者,還是老婆型運營者呢?作者:勾俊偉 來源:場景營銷觀本文來源于公眾號場景營銷觀,轉載請聯系作者并注明來源。
愛盈利(aiyingli.com)移動互聯網最具影響力的盈利指導網站。定位于服務移動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移動盈利指導。我們的目標是讓盈利目標清晰可見!降低門檻,讓缺乏經驗、資金有限的個人和團隊獲得經驗和機會,提高熱情,激發(f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