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會員,顧名思義,就是自己私有的會員。個人認為,一個小商鋪的??停粋€人的粉絲都可以認為是私域會員。在電子商務領域,私域會員一般指在某個商戶,產生了購買行為的消費者,即訂單用戶。
為什么會有私域會員這個概念,私域主要是相對于公域而言的,公域是指大家共有的,在電商平臺,公域流量主要分布在搜索、推薦、頻道頁、營銷玩法等方面。公域流量的獲取,一般需要商家競價,從而獲得商品、品牌的露出展示資格。
公域流量的確會給商戶帶去很多的消費者,但是這部分消費者如何實現轉化對很多商家來說都是一個挑戰(zhàn),也因此導致公域流量的獲客成本高居不下。也因此,催生了私域會員經營的概念。當商戶想把自己的產品賣給一個消費者的時候,賣給對你的品牌的產品毫無認知的人,跟賣給用過你的產品的人,實踐證明,后者的成交率遠大于前者。今天主要從公域流量獲取、半私域會員轉化、私域會員持續(xù)經營三個方面來談談電商私域會員經營。
一、公域流量獲取
傳統的公域流量獲取,剛剛也提到了,一般需要商家競價,從而獲得商品、品牌的強露出資格。但對于很多商戶來說,一是流量價格太貴,二是流量轉化效果不好。
這里,我覺得電商平臺可以利用自己積累的大數據能力和AI技術來幫助商戶,如何幫助商戶呢?個人認為有兩點:
1. 幫助商戶更精準匹配跟自己的品牌、商品意向度高的消費人群
隨著數據的積累、算力的發(fā)展,AI和大數據技術也已經越來越成熟,根據用戶的行為洞悉用戶的潛在需求,幫助商戶以低價獲得高轉化的公域人群流量,是平臺應該去做也是必須去做的事情。
其實包括淘寶、拼多多在內的頭部電商平臺都已經在做這件事了。這里分享主要提一點自己個人的看法,就是流量的競價不能僅僅是價高者得,應綜合考慮商品、店鋪、品牌、消費者、價格等多方面因素,包括:
關注商品本身,對于質量好、口碑好的商品,應給予流量的傾斜;對于平臺80%的尾部商鋪、尾部商品可以給予一些流量傾斜,幫助平臺和商鋪良性發(fā)展;
關注用戶體驗,做好訂單重復商品的過濾,同時避免長期推薦相同內容;根據消費者的購買力跟商品的價格,綜合計算出對消費者來說,轉化可能性更高的商品,進行加權。
2. 引導用戶產生價值行為
在傳統的流量經營上,很多商戶,包括平臺,都有一個固定的思維,就是看流量-轉化率,通過這個來評估投放的效果。
但其實這并不是全部,營銷的本質,不僅僅是為了交易,也在于品牌的傳播,如何引導用戶對你的品牌產生價值行為,同樣很重要。
那什么是價值行為呢,在電商平臺,大致可以包括:搜索、瀏覽、關注、收藏、加購。
引導用戶產生價值行為,就是讓用戶對你的品牌、商品或者店鋪產生上述行為。
引導用戶產生價值行為,意味著對于公域流量,我們并不一定要直接進行轉化,讓用戶先對你的品牌形成認知,下次再對這部分用戶進行營銷。
那如何引導用戶產生價值行為,分享幾點個人的想法:
利用利益引導,例如關注店鋪送優(yōu)惠券;
用戶退出商品詳情頁、店鋪頁時提醒用戶關注。
二、半私域會員轉化
大家對私域會員應該都不陌生,那什么是半私域會員呢,半私域會員其實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對你的品牌、商品或者店鋪產生了價值行為的用戶。
用戶產生了價值行為但最終并沒有下單,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用戶暫時沒有購買的意愿,打算以后再買;或者用戶覺得價格有點貴,想等降價再買;也有可能是用戶想貨比三家,看看哪家的更好或者哪家的性價比更高。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這部分用戶,如果你不營銷,他就會流失。
平臺也應該考慮幫助商戶進行這部分會員的購買轉化。這里簡單介紹幾種半私域會員營銷的方式:
商品種草,例如,可以通過直播,發(fā)商品推薦的軟文來幫助用戶了解你的商品的優(yōu)勢;
降價營銷,優(yōu)惠的價格往往更能打動人心,例如,可以對加購、收藏數量較多的商品進行降價;
試用營銷,像美妝行業(yè),就可以從目標用戶中,挑選優(yōu)質用戶,贈送小瓶的試用裝;
這里就需要平臺和商戶的協同,平臺應該開放更多的公域流量給到商戶的這部分半私域會員,商戶也應該分析自己的半私域會員的畫像,決定營銷的力度,只有雙方相互協同,才能做好半私域會員的轉化。
三、私域會員持續(xù)經營
通過公域流量和半私域流量的轉化,最終我們有了我們自己的私域會員,但對于這部分私域會員,我們就可以直接去營銷了嗎?當然不能!
私域會員的經營,也要考慮用戶體驗,也要考慮精細化運營。
什么意思呢?
首先,用戶體驗,你跟你的私域會員建立了連接,你總不能一天給人家發(fā)好幾條信息吧,可能一開始用戶對你的忠誠度還算高,還每次都看,久了用戶很有可能就會把你屏蔽。
所以,私域會員也要做精細化運營。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
1. 用戶體驗的精細化
不同的用戶,對接受營銷信息的偏好是不一樣的,有些可能喜歡早上接收,有些可能喜歡晚上接收;不同的用戶,對營銷信息的承受量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一條發(fā)幾條都沒關系,有的可能只能接收一兩天收到一條。另外,不同的用戶對不同的店鋪、品牌的接受度也是不一樣的,偏好高的可能愿意多接受一些,只是偶爾光顧的,可能就不希望經常被打擾。
所以這個時候,平臺應該利用自身大數據和AI的能力,從多個維度去計算用戶的偏好,不僅僅是對于店鋪商品的偏好,用戶體驗方面的偏好也極為重要,因為這關乎商戶可以營銷的頻次。
2. 用戶忠誠度的精細化
同一個店鋪的私域會員,對店鋪的忠誠度肯定是不一樣的,有的可能只是當時覺得便宜才買的;有的可能就是非常喜歡這個品牌的商品,不僅僅買過一件單品,可能經常買該品牌的其他商品。
根據不同的忠誠度,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二單轉化,三單轉化,忠誠用戶培養(yǎng)等場景。做好用戶忠誠度的培養(yǎng),才能引導用戶持續(xù)復購。
3. 用戶偏好的精細化
同一個店鋪、同一個品牌,商品覆蓋的種類也是不一樣的。例如,對于一家服裝店來說,有的用戶就喜歡他們家的褲子,有的用戶就喜歡他們家的T恤,這種情況,并不是每次上新一件新T恤都需要對所有用戶進行營銷。
根據用戶不同的偏好,結合商戶自己的營銷方向,可以進行興趣用戶的單品營銷,也可以給興趣度不高的用戶進行種草。
今天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個人關于私域會員營銷方面的一些想法,下一篇文章會給大家分享具體的產品是如何設計的。
作者@逆風walk
文章來源:運營人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及進行處理:[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