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又被張小龍的朋友圈刷屏了。
的確,微信一個功能迭代就會引發(fā)“地震”。何況,又是現在最火的短視頻模塊,加之這個版本(V 7.0.13)的視頻號功能全量開放。所以一波討論又來了:“視頻號,這是一波新的流量池”。是不是這樣呢?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僅從視頻號這個模塊說說自己的看法。首先從視頻號模塊來拆分下信息流分類Tab。
頂部的信息流分類Tab分別為:“關注”、“朋友”、“熱門”、“附近”和“個人中心”。
“關注”Tab —— 主要是用戶關注的視頻號作者發(fā)布的視頻動態(tài)(按照視頻發(fā)布的降序排列);
“朋友”Tab —— 其實是朋友點贊的視頻,系統會把這其中的視頻推薦給自己看,其實類似“看一看”模塊中的“朋友在看”;
“熱門”Tab —— 具體邏輯是根據點贊數、評論數以及轉發(fā)量按照一定比例加權的視頻動態(tài)進行推薦;
“附近”Tab —— 用戶可以瀏覽同城10KM內的視頻動態(tài)。
其中,“關注”、“朋友”和“熱門”三個Tab采用的是單列信息流,而“附近”Tab則用的是雙列瀑布流。這是視頻號模塊的主要功能點。然后再來思考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微信里面有哪些地方有視頻的存在?我通過一張圖給大家列了下:
粗略舉例,微信的視頻入口就已經這么多了,感覺視頻號是順其自然形成的,做了一個聚合頁。而用戶可以在視頻號模塊為創(chuàng)作者的視頻動態(tài)進行點贊、轉發(fā)、收藏和評論。從理論上來說,做了一個11億用戶的大朋友圈。
那微信做視頻號的目的是干啥?
我也認為視頻號的出現更多是為了對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產品。至少現在,還沒有看到能力??梢愿鶕脩羧后w來分析下。短視頻的生態(tài)圍繞這內容創(chuàng)作者和消費者展開。
創(chuàng)作者包括:
商業(yè)內容創(chuàng)作者:有明確商業(yè)目的的創(chuàng)作短視頻的人群,比如短視頻行業(yè)公司。從商業(yè)角度分析此類型創(chuàng)作者最大的目的就是聚合流量然后變現,然而持續(xù)創(chuàng)作高質量內容的難度可想而知。
自我娛樂創(chuàng)作者:內容創(chuàng)作者的大部分,沒有明確目的,以分享為主的短視頻用戶,他們同時也是觀眾。對于此類用戶來說創(chuàng)作的欲望來自于自我表達和朋友的社交認可,這也和視頻號的定位有一定關系。從微信內的文案來看視頻號被定位為“動態(tài)”。對于非專業(yè)的用戶來說雖然視頻的創(chuàng)作門檻要比文字低很多,但非專業(yè)用戶產出的視頻內容從娛樂性角度來看也是一言難盡,難以持續(xù)刺激普通用戶的持續(xù)關注。
消費者包括:
觀眾:以觀看他人視頻為主要目的的觀眾人群,也是短視頻用戶的主力人群,三者的關系其實可以相互轉換,表達自我娛樂性創(chuàng)作用戶在平時也可以觀看其他人創(chuàng)作發(fā)布的視頻。觀眾在某個時間段也可能突發(fā)奇想變成了其它兩類人群。
但是從目前視頻號的表現上來看,首先說內容,平臺發(fā)展初期對內容創(chuàng)作需求旺盛,再加上微信的流量潛力,直接吸引了大批營銷號入駐。面對創(chuàng)作的壓力營銷號最具性價比的方式就是抄襲搬運。這就直接導致了視頻號內容的水化,用戶進入到頁面后連續(xù)刷了幾十個視頻都是營銷號...大部分內容也是完全照搬抖音。然后再說信息流。不管是朋友點贊的,還是熱門推薦的。真心刷了50條。沒有一條喜歡的。感覺真的只是根據點贊數、評論數以及轉發(fā)量按照一定比例加權后,按照時間順序來計算的。目前,真的沒有任何感覺。只是覺得就是一個服務微信生態(tài)的工具,可以連通微信小程序和公眾號,將公域流量變成私域流量。但是,咱是“專業(yè)的”產品經理嘛。
如果讓我來做,我后面會怎么做呢?(僅為我個人思考哈?。┲饕獓@三個點去思考:
1.如何讓用戶能延長在視頻號的時間資源?
2.如何讓創(chuàng)作者保持創(chuàng)作激情?
首先說如何讓用戶多停留在視頻號中?——算法必不可少。微信其實遠遠比你更懂你,你在微信生態(tài)中的瀏覽行為和操作行為。盡管你不記得了,但是微信記得。把你在微信中瀏覽行為和操作行為作為一個記錄并且計算成對應的權重推薦給你。這兒舉一個單維度的例子,比如你公眾號關注了產品經理、籃球、電影等相關的公眾號,在朋友圈也分享了產品經理、籃球等動態(tài),也加入了產品經理群。根據對應的頻次。那么你在微信里面權重標記為:產品經理>籃球>電影。
從產品模塊的角度,一定是基于你來推薦的。所以把“朋友”和“熱門”兩個Tab變成“推薦”Tab。同時,朋友點贊直接放在推薦策略中(如下圖所示)
其中產品給你推薦的視頻流算法為:朋友點贊的產品經理視頻>產品經理視頻>朋友點贊的籃球視頻>籃球視頻>朋友點贊的電影視頻>電影視頻>……當然里面還會涉及到不同的推薦策略哈。僅是一個方法策略。
然后說說如何讓創(chuàng)作者保持創(chuàng)作激情?——優(yōu)質視頻流量傾斜。這兒用抖音流量推薦傾斜策略來聊下:
第一步:冷啟動
抖音的推薦算法機制是著名的信息流漏斗算法,也是今日頭條的核心算法。通過審核后,第一步叫冷啟動流量池曝光,比如你今天上傳一個視頻,通過雙重審核的作品,系統將會分配給你一個初始流量池:100-200在線用戶(也可能有上千個曝光)。不論你是不是大號,只要你有能力產出優(yōu)質內容,就有機會跟大號競爭。
第二步:數據加權
抖音會根據你作品的千次曝光所產出的數據,結合你賬號分值來分析是否給你加權,比如完播率、點贊、關注、評論、轉發(fā)、轉粉、瀏覽深度等。
以上這些都會對你的短視頻數據造成影響,以及對你的短視頻作出是否要加權的判斷,然后會挑選前10%的視頻,再增加萬次曝光。
第三步:加大推薦
這一步會給數據好的短視頻進行更大的加權,并且會在第三步強化人群標簽分發(fā),讓內容分發(fā)的更加精準,這類似猜你喜歡的打標,視頻是有標簽的,用戶也是有標簽的,兩者之間會做標簽匹配。
以上只是針對于推薦策略,為了保障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激情。同時,平臺應該引入平臺化運營方案。(不過,微信一直習慣了野蠻生長。)如果這兩點能做到位,后面把直播服務順帶接入,圍繞微信生態(tài)的確可以做很多事情了。至少現在先讓創(chuàng)作者和用戶爽起來才行。昨天看到有小伙伴說,現在來看,微信視頻號是新的流量洼地。我想對這個小伙伴說:幾個菜哇?醉成這樣?
本文轉載于微信公眾號:產品狗聚集地(ID:Johntalking),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及進行處理:[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