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不止一個妹子跟貝殼大叔請教如何成為網紅;當主播如何快速吸引客戶眼球;這對于連快播都沒用過的貝殼大叔真是太不純潔了!
(一段強插的開場白過后,開始咱們今天要叨叨的主題)
如果“線上賣淫”合法
貝殼大叔支持直播App推廣電商化!
如今越來越多的自媒體開始嘗試電商化變現(xiàn),告別傳統(tǒng)的cps;cpc;cpt等廣告變現(xiàn)模式,并且小有所成,然而這波浪潮剛有井噴之勢,一股邪風略過水面:《直播平臺電商化是未來的趨勢》??吹竭@篇文章的時候差點把蛋笑碎了!保持捂著肚子咧嘴笑的姿勢,咱們來分析一下,直播平臺電商化靠譜嗎?
先說說媒體電商化的可行性
既然是電商,就算說的天花亂墜,本質無非是商品的買賣,而商品買賣的核心已然很清晰,我大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商品買賣穿插在時間流沙的夾縫里。而要達成交易的核心要素無非是以下幾點:
1.需求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廣告語早已傳遍大街小巷,而促使買這一行為的本源便是需求,他可能來源于物質上、精神上的、生理上的驅動,也正是在這些各種各樣的需求之下促生了我們經常說的市場。
2.信任
聽到過很多營銷人員這樣的抱怨:“我們的價格這么低,而且產品還好,為什么客戶還是選擇了別人的平臺!”這看似是個很奇怪的問題,難道是客戶的腦子壞掉了,不喜歡買性價比高的商品?當然不是,無疑是對于你、或者你的產品不信任!要知道滿足需求是第一關,但商品同質化的今天,信任無疑是交易的破冰點!
3.合適
合適不僅僅是表現(xiàn)在產品真實價格上,還表現(xiàn)在消費者心理上,也就是《消費者心理學》里經常提及的,讓用戶有種占便宜的感覺(價格、服務、體驗)
4.載體
現(xiàn)在你可以挑著貨去串大街小巷,也可以開個商鋪坐等客人來上門,或者開個電商進行線上推廣,但不管如何你都需要有一個載體:用以展示你的商品,招攬你客戶并且可以完成交易。
說到這里我們反觀媒體,就會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媒體都具有電商化的潛質,要知道在如今電商大佬林立的電商叢林異常兇險,如果你想上來就做大而電商巨頭PK,這無疑是自殺式的攻擊,所以媒體電商化的開始一定是從小而美出發(fā)。那么具備電商化基因的媒體都有那些特點呢?
1.用戶聚焦
從流量精準性的角度來說,很多自媒體便贏在了起跑線,比如以興趣為導向的公眾號可以很輕松的推演出其粉絲的需求,如此便邁出了電商化的第一步。
2.平臺有溫度
溫度是“活物”的代名詞,這是運營人的指導思想,做運營要拒絕冰冷,因為沒有人喜歡和冷冰冰的物接觸,多與用戶互動的同時兼顧輸出內容的專業(yè)度,這讓平臺可以快速在用戶心中建立信任度,為電商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3.載體可塑
媒體如果可以比喻成一個聊天工具的話,那么具備電商化的媒體則具備除聊天工具功能以外,還具備可以定制開發(fā)個性化電商的功能,用以滿足商品交易的整個流程!現(xiàn)在的很多網站或者微信公眾賬號就是通過接入貝殼灣而實現(xiàn)電商化。
把最好的產品賣給最信賴你的人,并在過程中塑造你的平臺品牌與商品品牌,讓原有粉絲做你的口碑傳播者!這才是媒體電商化在彎道超車的核心競爭力。
關于媒體電商化我們已經說了這么多,回到我們標題所討論的直播APP做電商,按照上面的四點去做分析就不難發(fā)現(xiàn)直播電商化的不切實際!
直播最近火爆異常這不可否認,但是你如果去直播網站或是App推廣瀏覽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上班不是露胸的就是大白腿,當然也有很多游戲直播,或是在線教學,而圍觀度最高的無疑是胸和腿,直播APP做電商,是賣胸還是賣腿,難道還是賣淫?這竟然讓人想起了最近更加火爆的VR事業(yè)!直播的大部分用戶的需求就不在多說什么了吧!
再者就是電商載體的問題,用戶從哪里購買呢?平臺自建電商大平臺,主播在平臺開店,然后一邊擠著兄,一邊跟觀眾吆喝著來我店里買套套,我給你們發(fā)種子?這種做法和淘寶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所以這種混沌的模式注定無法走通,雖然說得有些絕對,但是在目前的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直播平臺電商化成功幾率幾乎為零!
你可能會說,我們讓主播推廣過我們的東西,效果還是不錯的,親愛的,貝殼大叔只想對你說:那是廣告,與電商無關~關于直播軟件做廣告前途不可限量!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xiàn)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及進行處理:[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