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是易信產品發(fā)布整一周年,繼此前披露注冊用戶數超過1億以后,易信披露了一些核心數據:
近3個月每月用戶增長量保持在1000萬以上;
2013年第三季度用戶數環(huán)比增幅135.69%,2014年第一季度環(huán)比增幅60.13%,第二季度環(huán)比增幅50.36%;
季度平均月活躍用戶第二季度增幅達52.55%,2014年7月份月活躍用戶比6月增58.96%;
今年第二季度,平均周活躍用戶漲幅48.26%,尤其是5至7月份,每周穩(wěn)定在25%的增幅上漲。
新聞稿中還有丁磊的話:“一周年之際,我認為易信可以給個及格分了。移動社交應用的戰(zhàn)役尚未結束,易信必將越戰(zhàn)越勇。”
易信目前已經通過“問一問”和“拼車族”確定了其差異化競爭要點,看起來不像是一個即時通訊軟件,更像是帶有社交屬性的各種工具的集合。從新聞客戶端,有道詞典等產品的經驗來看,做工具網易顯然更加擅長。
然而這跟媒體的反應大相徑庭。搜狐IT的報道就認為,易信官方之前宣布的活躍用戶占比30%,實際可能只有6-8%。本次易信公布的數據也只公布了活躍用戶數的自身增幅,沒有探討活躍用戶在總用戶的占比。
業(yè)界原本估計電信會采用分公司績效規(guī)定,以及定制手機預裝這兩條強勢渠道為易信刷量。但根據之前的梳理,電信并未采用定制機這一最有效的渠道。曾有消息稱易信也未納入分公司KPI,但被《IT時報》采訪的一位電信人士否認。不管如何,現在電信營業(yè)廳依然沒敢做到在推廣4G的時候只提易信,而對微信只字不提。
此前,多家媒體更報道稱中國電信正在全面退出易信日常運營,并且認為這是對易信不利的信號。易信原本是中國電信和網易合作運營的即時通訊軟件。
搜狐IT的報道稱,易信公司原CEO張政、副總經理(來自原中國電信翼聊團隊負責人)高智敏已先后離職,目前由來自網易的原易信產品總經理阮良擔任公司CEO,而產品、人事、市場等主要部門都由網易方面負責運營。
不過,在《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等綜藝節(jié)目廣告投放中,對易信品牌的推廣依然是和天翼4G一起,由中國電信買單。有電信內部人士認為,這種把運營放權給民營企業(yè),但繼續(xù)扶持聯營品牌的策略,源自電信掌門人王曉初的決定,以及受到國資委要求運營商3年削減400億成本、強調盈利能力,以及“營改增”稅率變革等的影響。
消息還表示,中國電信在未來將逐步退出具體業(yè)務運營。在云計算、物聯網等業(yè)務方面,會與互聯網企業(yè)成立子公司,為了業(yè)務發(fā)展甚至會放棄對子公司的控股權。
實際上,電信對易信的產品邏輯和運營過程,自始至終插手甚少,甚至在免費語音和短信優(yōu)惠過了以后,對產品推廣的作用也不明顯。如果只是幫網易掏廣告費的合作,影響可能沒有媒體之前預估的那么大。
很有可能,電信對易信的其中一個最大貢獻就是強制基層員工安裝來刷量,如果說網易全員裝易信也就幾千人的話,那電信的員工……確實要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