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談一談保持社群活躍的第二個關(guān)鍵點。
之前我們說過,社群的主要運營目的是:聚集一群人,一起干一件事。那么為了保持社群的凝聚力,保持社群的活躍,除了要有清晰的使命感,還需要有固定的儀式化行為。
沒錯,就是社群的儀式感。
很多的社群之所以缺乏活躍,趨于平靜,走向“死亡”,其實正是因為缺乏了儀式感。儀式感代表了社群管理者對于社群成員的尊重,體現(xiàn)了管理者的用心程度。
村上春樹說:如果沒有小確幸,人生只不過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對于社群來說也是一樣,沒有凝聚力,沒有儀式感,社群只不過是一盤散沙。
情人節(jié)需要一束玫瑰花,蘋果每次發(fā)布新手機都需要開一場浩大的發(fā)布會,那些會給你帶來期待的日子,都有固定的儀式化行為。
我參加過數(shù)十個社群,總結(jié)出一個規(guī)律,持續(xù)活躍的社群,都是重視儀式感的社群。
新成員加入社群,根本不知道在這個群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無法形成固定的社群參與習慣,甚至會降低對社群的預期。
但是,如果一個社群有完善的儀式感,周期性的以固定的方式做相同的事情,就可以養(yǎng)成社群成員的參與習慣,讓社群成員對社群的活動產(chǎn)生預期。
比如說,當新成員進入社群時,進行一個歡迎儀式,告知他這個社群是干什么的,在這里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你可以獲得什么,同時你需要付出什么。這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歡迎儀式,也是新成員對社群儀式感的第一次認知。
當然,這個歡迎儀式還可以更完美一些。比如管理員添加新成員的微信,對他進行更詳細的社群介紹,同時了解他的個人情況,并進行分層運營等。
社群里還會有非常多的活動,而如果要提高社群成員的參與感,保持社群的活躍度,就需要把這些活動給“儀式化”。
利用儀式感給社群活動賦能。
那么如何把社群活動儀式化,從而讓更多人持續(xù)參與活動,提升社群活躍度呢?
1、儀式需要固定,并嚴格執(zhí)行。
儀式感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參與,而提高社群成員參與感的最重要一點就是,在儀式開始前,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該期待些什么。
我個人非常喜歡漫威系列電影。漫威電影的風格相對固定,其實我們在看之前都已經(jīng)知道大概框架,超級英雄完成一次小任務(wù)-遇到大挑戰(zhàn)-克服困難完成挑戰(zhàn)-大結(jié)局。我們知道電影的大框架,也知道超級英雄會遇到大的反派挑戰(zhàn),但是具體是什么樣的挑戰(zhàn),超級英雄如何克服,有沒有人犧牲等等,卻是我期待的。
因此,在電影開始前我已經(jīng)知道自己該期待些什么。因此,在電影開始后我就會全情投入,跟隨劇情不斷滿足自己的期待。
社群活動也是一樣,把常規(guī)化的活動進行固定,例如固定時間、固定流程、固定模式等等,這樣社群成員在活動開始前就已經(jīng)保持著對活動的期待,大大提升了參與感。而對活動沒有期待的人,已經(jīng)和這個社群不合適了,可以分道揚鑣了。
例如我之前操盤的一個社群項目,主要社群成員都是某高端騎行運動愛好者。為了提高活動的儀式感,我把社群的特價搶購活動固定在每周五晚上20點,其余時間大家愛聊天的隨便聊(內(nèi)容合規(guī)即可),不愛聊天的可以屏蔽消息。有時候可能一周都沒什么消息,但是每周五晚上8點一到,群里立馬活躍起來,都在準備搶福利。
這就是利用儀式感給活動賦能,讓大家對活動產(chǎn)生期待,提升參與感,提高活躍度。
反之如果隨機活動太多,比如今天搞一個講座,明天發(fā)一個紅包,則多數(shù)成員還沒有被培養(yǎng)起期待感,那么即使偶然碰到了、參與了,對活動的感知也會非常淺。
因此,社群組織者要把活動固定化,培養(yǎng)社群成員的期待感、參與感,提升活躍度。
2、設(shè)計明確的觸發(fā)“按鈕”
上面說的是要培養(yǎng)期待感,但是期待感不可能一直存在,它無法長時間保持。
因此需要給“期待”設(shè)置一個觸發(fā)“按鈕”,當碰到這個“按鈕”后,就會產(chǎn)生期待感。
比如,有一部你期待已久的電影即將上映,那么什么時間你的期待感最高呢?肯定是訂票之后,對吧。所以訂票就是這個觸發(fā)“按鈕”。
觸發(fā)“按鈕”可以是某個事件,也可以是固定時間。比如上面我提到的例子,每周五晚8點,這個時間就是一個觸發(fā)“按鈕”,時間一到大家都知道要搶福利了,很多群員甚至定好每周五的鬧鐘。
今年過來,很多“垃圾廣告”大行其道,比如“XX侶拍,想去哪拍就去哪拍”,再比如X車網(wǎng)的“價格全知道,買車不吃虧”,就是利用高強度重復性的洗腦模式,快速給消費者大腦里安裝一個觸發(fā)“按鈕”,這樣只要消費者每次一想到這個場景,就能立即聯(lián)想到廣告主。
不信的話,我隨便舉兩個例子。
馬上過年了,過年回家你會給長輩買什么呢?
小伙伴一起吃火鍋,怕上火你會喝什么呢?
答案我就不說了,大家肯定已經(jīng)明白了。
很多社群都會有新成員發(fā)紅包、爆照等活動,本質(zhì)上也是培養(yǎng)社群的儀式感,而新人加入就是觸發(fā)群員的“按鈕”。
搞社群,你需要為你的社群儀式設(shè)計好一個觸發(fā)“按鈕”,這樣群員一到了某個時刻,就會條件反射式地進入你的儀式。
現(xiàn)在這個階段,各大產(chǎn)品紛紛開始做存量,走精細化運營路線。社群運營也是一樣,必須摒除之前那種粗狂的運營方式,持續(xù)為社群賦能,保持社群的活躍。
本文轉(zhuǎn)載于微信公眾號:用戶運營玩起來(ID:happy_yiyi517),未經(jīng)作者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
【轉(zhuǎn)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xiàn)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及進行處理:[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