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早前在做醫(yī)療時候寫的一篇文章,但現在拿出來仍然不覺得過時,雖然是醫(yī)療,但一通百通,換為其他行業(yè)做競價也可以參照,而且也可以當作操作競價學習的一個教材。
百度競價做了這么長時間,到目前仍然還是各大民營醫(yī)院的主要“支柱”,大部分的所有“家當”都壓在“競價上”,除此之外的優(yōu)化,早已淪喪為使勁的買外鏈,做新聞源了。
有很多的朋友苦惱于,為什么同樣一個項目,有些人做的好,有些人就做的不好?而且似乎都談起競價的方向時都是對的。
百度競價工具也在不斷升級,現在就連關鍵詞都不用你自己找了,直接給你找來了。還有搜索詞和匹配此的對應,有利于觀察關鍵詞表現。
我們日常所做的其實就只有三個環(huán)節(jié):關鍵詞、創(chuàng)意、著陸頁。做好這三點看似簡單,但其實是個長久的事情。程霄在本文里主要探討的是關鍵詞的選擇與定位。
如何選擇關鍵詞?如何定位?也就是你所說的“精準”關鍵詞,到底“精不精準”?是精準了好,還是不精準好?程霄的感受是:這個標準千萬不能統一而定,不是別人選擇什么詞,你就一定用什么詞最好,而是根據自己三方面來考慮關鍵詞的選擇。
1.自己醫(yī)院的自身品牌是否有優(yōu)勢?
2.自己的推廣費用是否充足?
3.自己的診療病種范圍的拓展?
這三點估計大部分人沒怎么考慮過,考慮最多的都是自己選的詞,然后又通過自己的商務通,和統計表找出有對話的詞,有就診的詞。
但是說實話有些詞沒就診不一定沒價值,說不定還是你的著陸頁的問題,或者排名的問題。
我重點說以上三點,為什么要按照這樣的標準來選, 因為這是最終決定你關鍵詞選擇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自己醫(yī)院的自身品牌是否有優(yōu)勢?
醫(yī)院自身品牌有優(yōu)勢,那完全可以大力做一些很熱點的關鍵詞,不會怕消費高而浪費。因為品牌的優(yōu)勢已經存在,可信度高。盡量選擇非常精準的詞。
如果你自身品牌沒優(yōu)勢,那我勸你多做些邊緣詞+精準詞,把兩個的排名調整下。精準詞不要硬往上頂,把邊緣詞排名做好些。精準詞排名可以分時間段調整,在對手調詞的空檔調詞。
為什么要這樣?
我們分關鍵詞一般分癥狀名詞、癥狀描述、治療類、手術類、醫(yī)院類。
從治療類就已經算是精準詞了。
那么癥狀描述和癥狀名詞就是稍微邊緣點的詞。這類詞作為重點的原因在于,從最初級進行攔截。你們可以想想,患者之所以搜這些詞,就是因為他們還不了解這個病,在不了解的時候立刻就遇見了你,是不一開始就讓他有了印象?更容易轉化?而他如果已經問怎么治療,還有醫(yī)院的時候,等于他已經了解了這個病了,也許從網站其他醫(yī)院已經了解了,只是還不放心醫(yī)院再想問一下而已。這種病人其實很難轉化,你說的不對,立刻就走人了。而且對治療有一定的了解,又被其他對手早馴化了一遍了,在你這里還用那么老一套很難再被馴化。這就是為什么一個沒有品牌的醫(yī)院,只把精準詞作為唯一的誤區(qū)。
二、推廣費用是否充足?
推廣費用充足,那就可以完全鋪展開來,沒必要畏畏縮縮地選詞,也就是沒必要那么地精準,可以多做些,多拓展些邊緣詞。
三、自己診療病種范圍是否可以拓展?
這一點就是說你診療的病種能否做一些別人不愿意做,看不上的病種,來以低價的去做,現在不要嫌棄病種,只要得病的人,身子都嬌貴,都愿意去醫(yī)院看,比如肛腸里有便秘,比如鼻炎里的老流鼻涕,比如割闌尾,比如治腳氣等等,當然這里只是打個比方而已。
這些可以讓你能快速的提高對話,及就診。
綜合以上選詞,確保關鍵詞上面不吃虧。
總結一下就是,已經有些優(yōu)勢的醫(yī)院以精準為主力+邊緣詞的拓展擴大自己版圖,也就是直接轉化老人+馴化新人。
但對于剛開始做,或者品牌基礎不好的,就只能以馴化新人為主+緊跟精準關鍵詞,畢竟“新人”好培養(yǎng),好塑造。除非你有個異常強大的咨詢。
關鍵詞選好+創(chuàng)意做出差異化和特色+著陸頁的引導方式,對話自然會提升。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SEM那些事兒(sanrenxingchina)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及進行處理:[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