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2019已經過去了一半。
有的人或許上半年工作在996,下半年就可能等著ICU病房的空床;有的人或許上半年活成了檸檬精,下半年可能決心用甜甜的枸杞奶茶養(yǎng)生;而苦逼的上海人在度過美妙的2019上半年之后,則迎來了永遠分不清是干是濕垃圾分類的下半年。
在過去的半年,這些對于新媒體人而言,是都很重要的熱點,但也不是最重要的熱點。熱點永遠需要追逐,卻永遠也追逐不完。新媒體人關心的是,2019年下半年我們該如何找到新媒體行業(yè)的風向?
在不久前發(fā)布的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fā)展報告(2019)》(下文簡稱“藍皮書”)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的專家們對此作出了分析并得出了一部分結論。下面我將挑出藍皮書中與新媒體從業(yè)者息息相關的部分內容進行解讀,幫助大家找到2019年下半年新媒體的發(fā)展動向。
占據“C位”的短視頻
如今,幾乎已經沒有人會再質疑短視頻在新媒體傳播上的分量。
藍皮書指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達6.48億,已經有接近80%的網民滲透率。可以說,短視頻毫無疑問是當今新媒體行業(yè)的C位人選,并且內容視頻化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現狀。
短視頻的受眾群體,大部分是年輕人。現場感好、視覺沖擊力強、內容緊湊、信息量高,短視頻的這些特點,讓它在傳播的時候無往而不利,迅速占據了許多人的屏幕。
但是,藍皮書同時指出,進入2018年下半年以后,短視頻用戶增速趨于放緩,短視頻市場用戶紅利市場正在逐漸消退。
目前,新的短視頻形式——“視頻日志”(Vlog)被視為是短視頻下半場爭奪的重點。
Vlog也被稱為視頻網絡日志,它無商業(yè)色彩、去表現化,強調真實人格的特征,使其區(qū)別于其他短視頻,因此在內容上更具傳播優(yōu)勢。由于用戶追捧,出現“Vlog熱潮”,目前各個短視頻平臺都發(fā)布了針對Vlogger的扶持計劃。
當然,也有一些媒體Vlogger已經走在了生產前列,特別是Vlog已經成為了熱門報道的一種形式。例如,在2019年全國兩會報道中,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就曾推出了“人民日報新媒體記者兩會Vlog”專題。
因此,新媒體從業(yè)人員對短視頻在新媒體傳播中的重要性,一定需要提起足夠的重視,并應當積極布局,只有掌握多元化的新媒體傳播方式,才能在下一個新媒體時代獲得更大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備受關注的媒體融合
媒體融合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對于新媒體從業(yè)者而言,仍然很少有人會提起興趣。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少會有人意識到媒體融合最后到底融合了什么。
藍皮書指出,媒體融合不僅是媒體平臺的線上線下融合,更重要的是內容的融合和創(chuàng)新。從“澎湃新聞”的崛起,到《新京報》轉型到客戶端,媒體轉型發(fā)展,轉變的是傳播渠道、思維理念與呈現方式,而始終不變的是對優(yōu)質內容的追求。
這里面最著重強調的一點是,媒體融合追求的是“無論傳播渠道如何變化,優(yōu)質的內容仍是受眾最需要的”。也就是媒體融合是要讓自媒體內容創(chuàng)作擺脫毫無章法、粗制濫造的境況,朝著精品化、優(yōu)質化內容生產方向進步。
藍皮書認為,在國家政策和監(jiān)管的持續(xù)發(fā)力下,國家級、省級媒體在媒體融合方面的改革步入成熟期,縣級媒體的媒體融合也開始了大熱。但是自媒體在體制機制方面的突破仍不夠徹底,“流量”競爭導致分發(fā)平臺過剩,媒體間融合進展也呈現出顯著差距。
因此,新媒體人一定要在社會大眾對媒體內容中的文字、畫面、視頻、音頻等要求越來越高,對媒體內容犯錯容忍率越來越低的當下,積極學習和掌握好圖片、視頻和音頻等編輯處理技術,樹立大數據意識,不斷增強自己對新媒體信息的收集、整合、加工等能力,在媒體融合風潮下加快自身發(fā)展,打造自媒體品牌戰(zhàn)略,在群雄逐鹿的市場環(huán)境中獲得更好發(fā)展。
熱點頻出的互聯網輿情
很多人認為,互聯網輿情應該只是政企部門的事情。但實際上,互聯網輿情處置與每個新媒體人息息相關。
著名的評論家沃爾特·李普曼就曾在自己的著作《公眾輿論》中提到,“公眾其實生活在媒體與個體共同構建的虛擬‘現實’也即‘擬態(tài)環(huán)境’之中,媒體人通過篩查來決定哪一部分信息能夠曝露給公眾,雖不完全相同,但也并非互相割裂,然而公眾本質上難以認識到這一點,自以為活在‘真實環(huán)境’之中”,這一點跟如今自媒體環(huán)境極其相像。
藍皮書指出,2018年以來自媒體成為互聯網亂象“重災區(qū)”,也成為相關部門監(jiān)管治理的重點。《焦點訪談》之前的批評報道中,也曾指出自媒體領域的六大問題,分別是“低俗色情、標題黨、謠言、黑公關、刷量、偽原創(chuàng)”。
在如今,一件熱門話題事件,都離不開這幾步:①網友爆料、網絡圍觀;②傳統(tǒng)媒體跟進、報網互動;③自媒體大V轉發(fā)引發(fā)輿論壓力,推動事情的解決。這個過程中輿論領袖KOL、自媒體大v的參與力度正在逐漸加大,但是這些大V在帶動網民情緒的同時,卻在很多情況下忽視對信息來源真實性的鑒別。
可以說,當下自媒體大V的權利和義務,正處于一個失衡的邊緣。他們積極行使自己的輿論傳播影響力,加快事件進展,積極監(jiān)督事件解決情況。但是另一方面,這些大V在擴散虛假輿情,導致惡劣謠言傳播之后,并沒有起到澄清的義務,反而大部分的大V都是將之前轉發(fā)的謠言一刪了之,選擇性裝傻、“失明”。
藍皮書認為,當下微博和微信在中國作為輿情發(fā)聲、發(fā)展、傳播的重要新媒體平臺,在輿論傳播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民生、國際話題、意識形態(tài)、科技等話題逐漸成為新熱點,正能量傳播將會成為主旋律,而依法治網也在穩(wěn)步推進,互聯網綜合治理體系將更加完善。
對于新媒體從業(yè)者而言,之后在熱點追蹤過程中,要更加注重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和判斷力,避免輿論多次反轉,甚至被“帶偏”,使得謠言四起的情況再次出現。新媒體從業(yè)者應該學會把控制權交還給公眾,讓公眾輿論成為可能。
2019年下半年,新媒體從業(yè)者一定要把握好新技術、新環(huán)境、新方向的發(fā)展大潮,積極擴大自身優(yōu)勢。
否則,毀掉你的可能不是其它同行,而很有可能是沒有進步的自己。
愛盈利-運營小咖秀(www.jza6.com) 始終堅持研究分享移動互聯網App運營推廣經驗、策略、全案、渠道等純干貨知識內容;是廣大App運營從業(yè)者的知識啟蒙、成長指導、進階學習的集聚平臺;
想了解更多移動互聯網干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運營小咖秀(ID: yunying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