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誰是小程序的用戶?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誰會用小程序”。 小程序的用戶分為兩類:一類是原有App的老用戶;一類是小程序在傳播過程中獲取到的新用戶。 App的老用戶去微信中查找小程序,一是出于好奇想看看小程序和App的功能有什么不同,二是想用小程序替換掉App。這類用戶對小程序的期待是“有App的功能,但要比App更方便”。 而通過小程序傳播獲取到的新用戶,會首先看一看小程序的產(chǎn)品功能。如果符合自己的需求且發(fā)現(xiàn)App的功能更多,則會去下載App。這樣的話,小程序是一個拉新的有效渠道。 老用戶會不自覺地拿小程序和App進行對比,而新用戶會因為小程序去下載App。所以不管是作為“替補”還是作為“拉新渠道”,小程序都很重要。所以在進行小程序產(chǎn)品設計的時候,需要對頁面、功能的設計進行仔細考慮,更要注重用戶體驗。Why:用戶為什么要用小程序?
當用戶出于好奇或在朋友的轉發(fā)中使用小程序,這只是獲取用戶的第一步。但是用戶為什么會用小程序呢? 尤其是已經(jīng)在使用App的老用戶了,如果小程序沒有吸引他們的亮點,大部分用戶還是愿意繼續(xù)使用App的。 我將使用小程序的用戶的需求歸類為兩種:替代性需求、輕型娛樂需求。 使用App的老客戶則是“替代性需求”。使用小程序就是沖著小程序的定位來的,“用完即走”、“輕量化”。 讓這類用戶困擾的是“雞肋型”App,使用頻率不高,但確實偶爾會用到,留著沒大用,棄之又可惜,但是又不想因為偶爾使用而長期保留一個App。 這時候小程序的重要性就出來了。小程序的“用完即走”是吸引這類用戶最大的亮點。而有些用戶是被“輕量化”這個亮點吸引的。 這類用戶受硬件的限制,急切地需要輕量化的小程序來滿足需求的同時還能不占內(nèi)存。 雖然輕型娛樂需求的用戶也是被“輕量化”而吸引,但是更多的是被小程序游戲吸引。 這類用戶并不沉迷游戲,更不想下載游戲來占用手機內(nèi)存。更多地只是想要利用碎片時間玩一玩小游戲或者閱讀一些資訊而已。 例如去年春節(jié)風靡的“跳一跳”小游戲,很多人先是被游戲本身吸引,再加上小程序的輕量化的形態(tài),這類小游戲一度風靡。 我自己使用最多的小程序就是知乎熱榜。原因是我自己不想花費太多時間去知乎App上看雜亂的信息,但是在碎片時間又不想無聊。這個時候精選的知乎熱榜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了。
When:用戶什么時候會用小程序?
當分析完了誰會用小程序、為什么用小程序這兩個問題之后,用戶什么時候用小程序這個問題已經(jīng)就很明顯了。- 一年用不了幾次的App,不能卸載,但又不想留著App占內(nèi)存。小程序是個不錯的替代品。例如搶票、肯德基點單、租房、買電影票等行為。
- 朋友轉發(fā)的這個小程序用著很方便,我也用一用。
- 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小程序上看看資訊、玩玩小程序游戲。
Where:小程序的入口在哪里?
目前小程序的入口只有兩個。一個是在微信“小程序”中查找、搜索;另一個就是掃描小程序的二維碼進入小程序。 為了便于用戶搜索和辨認,小程序的名稱和圖標最好和App名稱相同,就算名稱不同,兩個名字的關聯(lián)度也應該要比較高。這樣用戶在查找小程序的時候,很容易找到相對應的小程序。What:小程序里有哪些內(nèi)容?
如果小程序的定位是“App的便捷版”,那有App“珠玉在前”,小程序的內(nèi)容其實在大體上和App的功能差不多。但是并不能完全復用App的功能。 App盡量把功能做的越全越好,多方面滿足用戶的需求。但是小程序需要“輕量化”,所以在小程序的功能和內(nèi)容上,需要做一些取舍。 以鏈家App和鏈家小程序為例,鏈家App的功能大而全。從了解行情、找房、看房、計算價錢、賣房股價等一系列行為,囊括了租房者、買房者、賣房者、出租房者等和房源有關的全部角色。所以App的功能詳細而全面。 而鏈家小程序里只保留了核心的找二手房功能,新房、租房、去估價等功能還需要打開其他App。 小程序中也沒有任何資訊推薦,只是保留了“經(jīng)紀人聊天”這一功能。在“我的”頁面,沒有App里詳細的分門別類,只有簡單的個人信息、關注、客服電話。




How:怎么設計小程序?
在功能上,小程序的設計主要是“輕量化”、保留核心功能。但在頁面設計中,由于小程序是在微信的生態(tài)中,所以微信官方給出了設計指南——微信小程序設計指南。 在設計指南中,微信用4個詞語確定了小程序的基本設計風格:友好禮貌、清晰明確、便捷優(yōu)雅、統(tǒng)一穩(wěn)定。 從設計文檔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微信官方希望小程序的頁面和交互能夠和微信的頁面風格進行統(tǒng)一,另一方面,微信希望給夠給小程序用戶一個安靜的、沉浸式的、簡潔的使用體驗。 所以產(chǎn)品經(jīng)理在設計小程序的原型時,應當先認真閱讀小程序的設計文檔,了解大致的設計重點和風格。這樣的話,整個小程序產(chǎn)品風格更符合官方要求,一來用戶體驗會更好,二來也更好地使用官方提供的資源和接口。 自從小游戲熱度過去后,大家都不看好小程序,覺得小程序的定位、沒有推送等形態(tài)對用戶留存不是很友好。但在張小龍在其公開課中,提到了團隊對小程序的規(guī)劃。 未來小程序會做成一個生態(tài),加強線下實體店和線上的鏈接,同時還會完善小程序的找回、評價體系等產(chǎn)品方面的缺失。他提到了一個使用場景我覺得很好,比如一個鏈家的經(jīng)紀人跟我聊天,我點開他的頭像,點進去的是鏈家的找房小程序。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場景,這在一方面建立了員工和公司品牌之間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擴大了用戶在某個需求上的使用場景。 張小龍說微信團隊還會花很多時間來等待和打磨小程序,相信小程序在未來還有很多可能性。 作者:異彩,微信公眾號:一只蝸牛慢慢跑愛盈利-運營小咖秀(www.jza6.com) 始終堅持研究分享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App運營推廣經(jīng)驗、策略、全案、渠道等純干貨知識內(nèi)容;是廣大App運營從業(yè)者的知識啟蒙、成長指導、進階學習的集聚平臺;
想了解更多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干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運營小咖秀(ID: yunyingshow)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xiàn)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及進行處理:[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