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食文化源遠流長,許多人都自認為標準吃貨,是食物的超級粉絲。對吃貨們而言,如果有一天免費的食物從天而降,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
最近,俄羅斯宜家就在一支圣誕廣告里讓這一夢想變成了現實,然而吃貨們不僅高興不起來,反而大呼承受不起,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片頭,人們在節(jié)日的酒足飯飽后聚集在小區(qū)樓下廣場中開心地玩耍。
然而,突變陡生,一個巨大的菠蘿從天而降,砸壞了小男孩身邊的雪人。嚇壞了的小男孩趕緊往家跑,巨大的食物接連不斷從天而降,雞腿壓扁了汽車、黃油擋道、橘子像巨型車輪一樣緊追不舍……營造出濃濃的末日逃生緊張感。
幸好,小男孩安全回家,發(fā)現媽媽正在往垃圾桶丟棄吃剩下的飯菜,而那些巨型食物正是隨著丟棄而發(fā)生不斷墜落。
原來,在這支名為《Waste》圣誕廣告里,宜家沒有像一般節(jié)日廣告那樣渲染熱鬧喜慶的氛圍,而是帶著觀眾一起探究狂歡背后所遺留下的食物浪費問題,提醒觀眾食物可貴,可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要學會進行合理的糧食儲存。
不得不說,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環(huán)保、扶貧、減少糧食浪費等社會議題的日益關心,與之相應的公益類宣傳在企業(yè)營銷中也越來越多。不過,僅僅只是從正面強調公益重要性的宣傳已經很難起到效果,從小接受的類似教育讓人們對熟悉的內容往往會選擇性忽視。
而宜家這支廣告中充分利用巨型食物帶來的視覺力量,帶給人們強烈沖擊的同時,也讓觀眾對“不要浪費食物”這一環(huán)保主張留下了深刻印象。廣告中,宜家將食物體量放大了N倍,一支雞腿的分量足以瞬間壓垮一輛小汽車,難怪吃貨們也只能望而卻步。
這則廣告可謂是對“大就是力量”、“大就是美”的又一充分詮釋,對“大”的影響力,人們也早已有了清晰地認知。古希臘神話中,宙斯之前統(tǒng)治宇宙的諸神被稱為泰坦,無一不是身高臂長的巨人;古代中國,同樣充滿了對“大”的崇拜,傳說中的創(chuàng)世神盤古就是一位超級巨人。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也對大的事物印象更深刻、更喜歡,無論大的建筑,大的身材,大的兵器……都能帶給人一種氣勢磅礴的視覺感官刺激,并被現代人總結為“高大上”。
“高大上”的評判標準也深刻影響著商業(yè)世界,蘋果手機屏幕變化可能就是最佳的見證者之一。比如,2013年庫克還曾經列舉了大屏手機的一系列缺點——不適合單手使用、會給開發(fā)者帶來困難、會犧牲性能和降低圖像質量等,但這些年來,蘋果手機的屏幕卻是越做越大。
(歷代蘋果手機屏幕大小變化)
在廣告圈中,也已經誕生過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賣大”經典案例。
2006年德國世界杯時阿迪達斯的巨型橋梁拱門廣告,展現了當時德國國門卡恩奮力撲救的一瞬。在阿迪達斯的祖國德國,這樣的強大視覺沖擊力廣告很難不被人關注。
而在這支日本Fit's link口香糖的廣告中,體型巨大的喵咪似乎也一下子將“萌”放大了許多倍,俘獲了無數觀眾的心。
-END-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及進行處理:[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