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新媒體內容運營現在是無處不在的。當我們打開門戶、自媒體平臺等,我們看到了各種形式的新聞,比如文字、圖片,隨時隨地都是內容運營,同時也為我們開拓了視野。當我們在百度搜索一個關鍵詞,可以得到上百萬個結果,貼吧里面的各種主題,有生活、有文學、有游戲等,這些都是內容運營。現在很多中小企業(yè)都需要新媒體內容來推廣,曝光企業(yè)的產品,宣傳企業(yè)的文化,讓各大用戶記住。那么企業(yè)如何去搭建一個新媒體矩陣?
01、#梳理階段 #
第一步需要梳理企業(yè)新媒體的發(fā)展階段,新媒體矩陣并非一開始就得搭建,不同階段的重心不同。例如,偏媒體品牌的新媒體在啟動期,搭建外矩陣主要以嘗試為主,在有紅利的新平臺嘗試;微信內的矩陣搭建則需先建立一個賬號,找到核心發(fā)力點。
02、# 細分人群及需求 #
確定要搭建微信內矩陣后,需要對目標用戶進行人群細分。首先是同類群體的細分。有些企業(yè)運營的對象是某一類人群,例如讀書類賬號“有書”,用戶主要是愛讀書的人群,其中女性偏多,年齡范圍在20~50歲。
在增長期,“有書”的用戶數增加后,又分化出了,對親子閱讀更感興趣的媽媽群體;對學習口語的需求更強烈的職場類人群。于是,“有書”搭建了微信內矩陣賬號,有書國學、有書親子共讀、有書口語等等。其次是不同群體的細分。有些企業(yè)運營的人群不是同一類,需要細分出矩陣實現分類運營。比如“學霸君”和“千聊”都運營了三類群體(“學霸君”的運營對象是學生+老師+家長,“千聊”的運營對象是聽課者+講師+分發(fā)機構),需要單獨建三個賬號。
03、# 選平臺 #
確定新媒體的目標及運營對象后,再選擇相應的平臺進行矩陣布局,這里的平臺主要指可以入駐的媒體或電商平臺。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常規(guī)的泛內容平臺,如雙微、頭條、百度、搜狐、網易等等。也要要養(yǎng)成看新聞稿的習慣,這樣如果有新興媒體平臺出現,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接下來,根據企業(yè)垂直領域業(yè)務初步選擇平臺。例如攝影類企業(yè)可以選擇蜂鳥網、站酷、Pinterest等網站;美食類企業(yè)選擇豆果美食、大眾點評等。可以參考各類App細分榜單或垂直網站名單,尋找這些平臺。
初步選定平臺后,要進行下一步——復篩,即將初選的平臺進一步篩選。假設我們運營了一個關于年輕人圖片社交的公眾號,根據以上原則初步選定了微博、微信、一點資訊、BiliBili、脈脈、Lofter這幾個平臺。
復篩,找到核心運營的平臺。此時就需要對這幾個平臺進行多維度的考核,比如要看平臺類型、該平臺在同類中的排名、量級和成熟度,其中成熟度和平臺成立的時間長短、用戶活躍情況及商業(yè)化變現情況相關。
再者便是評估運營層面,評估標準包括用戶的純凈度、運營的自由度、粉絲的價值以及平臺對運營者的扶持力度。
04、#人格化建設#
簡單點來說就是定調性,這里著重闡述企業(yè)在不同平臺展示的人格化需要遵循1+N模式。這里的“1”指的是企業(yè)的“基因”, “N”指的是在不同平臺需要搭建的角色要有所不同,按照各平臺的風格屬性進行改造。
總之要根據自己企業(yè)的產品、業(yè)務、品牌等維度設置自己的新媒體賬號矩陣,個人或企業(yè)自媒體也可以根據個人愛好、興趣、擅長等維度設置自己的自媒體賬號矩陣。不管個人還是企業(yè),設置新媒體賬號矩陣的目的就是從多個維度覆蓋自己的用戶和受眾,讓受眾和用戶成為自己的粉絲,從而帶來經濟價值和效益。
文章來源: 東方資訊-猩管家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及進行處理:[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