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又“翻車”了。5月1日,壓軸出場由懂車帝贊助的“5.5折特價車”,在賣車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重大“事故”。原來,剛上架的購物券鏈接就消失了,但后臺顯示并沒有賣出去。各種負面的評價瞬間刷屏了直播間! 無奈之下,為了平息眾怒,羅永浩一邊堅決表示沒有黑幕,另一邊自掏腰包額外拿出20輛5.5折特價車權益,在后續(xù)的直播中回饋用戶。
至此才算告一段落!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里,盡管羅永浩自嘲為“跨界新人”,但是頻繁的翻車還是讓人表示難以置信。那么,“直播翻車”的背后,究竟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呢?
01、看似擁有頂級流量、但羅永浩其實也缺流量
先說首場直播。憑借“第一代網紅”的身份,以及“錘子科技”創(chuàng)始人的頭銜,本身就能夠吸引粉絲的圍觀和輿論的注目。再加上抖音的巨大流量扶持,羅永浩的首場直播完全不缺流量。
不妨用數(shù)據(jù)說話。根據(jù)新抖數(shù)據(jù)顯示,羅永浩的首場直播累計觀看量接近5000萬,在線人數(shù)峰值為290萬,銷售額1.68億元。 可以說相當?shù)膬?yōu)秀!
不過,在最后的幾場直播中,卻遭遇了流量不斷下滑的尷尬。第二場直播的累計觀看量下降到了1140.7萬,在線人數(shù)峰值也剩下89.2萬。盡管下滑在預期之內,但是足以引發(fā)外界對其帶貨直播能否成功的質疑。尤其是“五一黃金周”的第五場直播,累計觀看量更是下滑至了850萬,銷售額僅剩下2750萬元。與第三場直播相比我們發(fā)現(xiàn),在累計觀看量差不多的情況下,銷售額卻足足下降了51.6%!
如果說“翻車”只是直播中的小插曲,那么流量和銷售額的下滑則可以說是致命的硬傷。因為這意味著,羅永浩很難獲得供應商的最低折扣,尤其對方是知名品牌的時候。為了挽救不斷下滑的流量和銷售額,羅永浩選擇了頻繁的“制造話題”。
4月9日,羅永浩通過官方微博宣布,將首場直播得到的360萬元打賞全部用來補貼湖北當?shù)毓r,消費者只需一分錢就能夠買到五斤橙子,而且包郵;4月10日,羅永浩攜手長城旗下的哈弗品牌,10臺半價哈弗F7亮相抖音直播間。到了第四場直播,羅永浩干脆“發(fā)飆補貼”,將一批一線快消品牌全部砍成半價,回饋粉絲直播間,包括我們熟知的可口可樂、統(tǒng)一、雙匯、洗發(fā)水、潔柔等等產品。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盡管羅永浩擁有頂級流量,但其本身又十分的缺流量!否則,很難解釋為何與薇婭、李佳琦相比,羅永浩需要經常借助于“熱搜”的力量,為自己創(chuàng)造熱度,吸引更多的粉絲關注。甚至,不惜通過“史無前例”的折扣,跟私生活混亂的藝人搶頭條。不得不說,羅永浩真的拼了。
02、 銷量的下滑、 是羅永浩最為擔心的
在過去的五場直播中,最有看點的應該是第四場。為何?因為“統(tǒng)統(tǒng)半價”!
相信很多粉絲還記得羅永浩在直播首秀中說的那句“有些品牌就是很硬朗”,以此回應外界關于奈雪折扣低的疑問。也就是說,越是知名的消費品牌,即便是再紅火的主播議價空間也都有限。這就意味著,“半價折扣”的背后,羅永浩精心準備的這場直播秀,很有可能不僅不賺錢,可能還要賠錢!那么,為何即便賠錢,羅永浩也要堅持做呢?
原因只有一個,單純就這場直播來說,羅永浩壓根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賺銷量!數(shù)據(jù)不會說謊。在過去的五場直播中,銷量最高的是“信良記小龍蝦”,單品的銷量達到了15.98萬件,其次是面巾紙和臍橙,緊隨其后的是電動牙刷、泡藕帶和奈雪的茶。很明顯,這些產品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屬于休閑零食的范疇,而且單價普遍都不高。
也就是說,羅永浩需要高頻、低價的產品提高其轉化率,盡可能的通過走量的方式增加整體的銷售金額!正因為此,與其說是美曰其名“回饋老客戶”,不如說是羅永浩為了挽救銷量下滑的一次自救。
03、 羅永浩的焦慮、 如何打造直播帶貨的標簽?
盡管外界紛紛質疑羅永浩直播頻頻翻車,但是大家必須承認的是,羅永浩越來越像主播。不過,這種褒獎的背后,卻隱藏著危機。這個危機就是,羅永浩正在失去標簽!
如今,提到李佳琦的話,大家紛紛會想到“口紅一哥”這個詞,即便其帶貨領域早已不局限于口紅產品;提到薇婭的話,大家會情不自禁的將其與“淘寶一姐”、“全球好物推薦官”聯(lián)系到一起。總而言之,每個當紅直播的背后,都有專屬于自己的標簽!
但是,羅永浩呢?在其直播首秀之前,由于其頂著“錘子科技”的特殊光環(huán),讓外界很容易將其冠以“數(shù)碼帶貨一哥”的頭銜。然而事與愿違。或許是出于對銷量的渴求,或許是出于對帶貨直播特點的把握,羅永浩團隊選擇了向流量低頭,選品的范圍絕大多數(shù)都限定在休閑零食等低價產品領域。
當然,羅永浩也是試圖重拾起屬于自己的標簽。比如,除了直播首秀中的小米10pro之外,羅永浩還先后帶貨了“極米投影儀”、“石頭掃地機器人”、“一加8 plus pro”、“聯(lián)想ThinkPad X395”等產品,銷量都在千萬以上。
不妨讓我們猜測羅永浩的思路:
數(shù)碼產品的目標用戶群體主要是男性用戶,加上其高價的特點,決定了消費者在做出購買決策時一定會慎之又慎,價格不是唯一的參考要素。但是,為了保證銷量,更為了避免讓消費者“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因此低價商品的好處便顯現(xiàn)出來。但是,這也意味著巨大的風險。倘若羅永浩過分倚重低價商品帶動銷量,那么勢必得罪那些有數(shù)碼產品、高價消費需求的粉絲群體;如果轉型數(shù)碼產品步子過大的話,又會陷入帶不動貨的尷尬境地。更重要的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外界對其“帶貨低價休閑零食”的認知將更加深刻。如此一來,將徹底喪失“數(shù)碼產品帶貨一哥”的標簽。
不過,總的來看,羅永浩依舊在試圖塑造這一標簽!
本文轉載于微信公眾號:品牌頭版(ID:ceozhiku),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xiàn)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及進行處理:[email protected]